对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
事实或现象 |
解释 |
A |
八月桂花,十里飘香 |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
B |
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 |
原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
C |
25m3石油气可加压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
D |
一滴水中含千千万万个水分子 |
分子很小 |
t℃时,将一定量KNO3的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三份,分别恒温蒸发出水的质量为5 g、10 g,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依次为2g、5g,第三份蒸干得到KNO3的晶体质量为12.5g,则每份溶液中所含水的量为
A.17.5g | B.22.5g | C.25g | D.31.25g |
下图是某物质一个分子的分子模型,其中“”和“
”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原子。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物质可能是CO |
B.该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 |
C.该物质中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 |
D.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 |
2014年5月29日《环球时报》报道:我国科学家率先用铝合金和石墨烯(一种碳单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烯合金”,该材料有望生产出“纸一样薄的手机”、“一分钟充满电的电池”等产品.下列关于“烯合金”的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A.含碳元素和铝元素 | B.具有导电性 |
C.是一种碳单质 | D.具有可燃性 |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物质用途不合理的是
A.干冰用作制冷剂 | B.医用酒精用于皮肤杀菌消毒 |
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 D.室内洒水防止煤气中毒 |
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灼烧闻气味鉴别羊毛和棉线 |
B.用熟石灰中和废液中的盐酸 |
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 |
D.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