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火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可以由木炭(C)、硫磺(S)、火硝(KNO3)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得,火药爆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NO3 + 3C + S = K2S + N2↑+ 3CO2↑,该反应属于       (填“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之一)。
(2)警用防爆盾牌中含有钢化玻璃等材质,钢化玻璃可以用普通玻璃加热后快速冷却制取。石英砂,其主要成分是由地壳里含量前两位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石英砂是玻璃的主要成分,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Na2SiO3)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甲所示。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所示属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 反应;
(3)图甲中为了准确控制反应的进度,可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 ,此时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
(4)40克固态的氢氧化钠配制成溶液后,能与245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 。

实验室有A、B、C、D、E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所含溶质分别是HCl、H2SO4、NaOH、BaCl2、CuSO4中的一种。首先判断出A为溶液,理由是。实验小组同学又通过以下实验进行鉴别:

实验后观察到:A、B混合产生蓝色沉淀,A、C混合产生白色沉淀,C、D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其余均无明显现象。由此判断:B为溶液,C与D反应方程式为
,A与E能否发生化学反应,理由是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将铝丝伸入硫酸铜溶液中,反应的方程式为
实验二:向铁粉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观察到的现象是,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有
通过以上两个实验总结出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可知,把Zn转化成ZnSO4的方法是将Zn和溶液反应。

为研究物质的溶解与结晶,在实验室某同学将100g KNO3放入60℃的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溶液甲,然后对该溶液进行如下操作:

根据下图KNO3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60℃KNO3的溶解度为
(2)溶液乙的质量为g,丙、丁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丙丁(填“<”、>”、“=”)以上四种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3)通过以上实验可知,结晶的方法通常有

化学使我们学会从微观的视角认识宏观的世界。请回答:
(1)根据碳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碳原子的质子数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是由于碳原子的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为不同元素的原子)

①反应中发生分裂的微粒是

②该反应中各物质的构成微粒是(填“分子”或“原子”),参加反应的“”和“”的个数比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反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