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Ca(OH)2 |
0.19 |
0.17 |
0.14 |
0.12 |
0.09 |
0.08 |
NaOH |
31 |
91 |
111 |
129 |
313 |
336 |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下图中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
(2)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
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⑥加入生石灰。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A.②④⑥ B.③④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3)20℃时,191g 饱和NaOH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OH晶体的质量为 。
(4)现有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的溶液(乙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 甲(填“>”、“<”或“=”)。
(5)现有60℃时含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
(6)20℃时,欲测定NaOH溶液的pH,若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进行测定,则所测溶液的
pH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某工厂用铁驳船从外地运硫酸回厂,工厂将硫酸卸下后,用水冲洗泼洒在铁驳船上的硫酸时,发现船舱里扶梯有裂缝,就拿电焊枪进行焊接,结果铁驳船发生爆炸。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发生爆炸的原因:
(1);(2)。
把一团光亮的细铁丝塞人试管中,将试管倒插水中后再固定好(如下图所示),放置足够的时间(约一周,室温不变)后,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生成,试管内水面将(填上升、下降或不变),此时试管内的压强(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
在托盘天平的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向两只烧杯中分别注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和稀硫酸,天平平衡。
(1)若向两烧杯中分别投入等质量的锌粒(如下图所示),待充分反应后,发现两烧杯中锌粒均有剩余,则天平指针偏转。(填不或向右、向左)
(2)若向左边烧杯中投入少量的锌粒,向右边烧杯中投入等质量的镁条(如下图所示),待充分反应后,发现锌粒和镁条全部溶解,则天平指针偏转。(填不或向右、向左)
4支试管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将A、B、C和锌四种金属分别同时放入其中。小明将观察到的现象形象地画了一幅卡通图(如下图所示),每个卡通人物表示一种金属,周围的小黑点表示反应中生成的气体。
(1)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可能是。
(2)B是常见金属,写出B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稀硫酸和农药波尔多液(内含硫酸铜)都不能用铁桶盛装,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