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玻璃棒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过滤时:引流液体 | B.捣碎固体时:研磨固体 |
C.加速固体溶解时:搅拌溶液 | D.测溶液pH时:蘸取试液 |
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
B.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
C.将t3℃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都会析出晶体 |
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
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厨房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 |
B.扑灭图书档案火灾最适宜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
C.在铵态氮肥中加入熟石灰研磨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 |
D.常用钢丝球擦洗铝壶可以使其光亮洁净和更加耐用 |
某密闭容器内有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质量/g |
4 |
1 |
10 |
2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5 |
4 |
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X的质量为8 g B.Z与W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是1︰1
C.该反应的反应物只有Z D.参加反应的X与Z的质量比是2︰3
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Z、Y、X | B.X、Y、Z | C.Y、X、Z | D.X、Z、Y |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 | B.稀释浓硫酸 | C.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