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如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一般性模型.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共有 条食物链,北极狐占有 个营养级.
(2)北极地区的动物在不同季节一般都有换羽(毛)的习性,这是它们受到 (填“物理”,“化学”或“行为”)信息的影响而产生的适应性生理特征,是长期 的结果.
(3)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冻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要低,因为冻原生态系统 .
(4)图乙中C代表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5)下表表示图乙生态系统在一年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
同化总量(×106J) |
现存个体中的能量(×106J) |
呼吸消耗量(×106J) |
A |
900 |
200 |
590 |
B |
100 |
15 |
64 |
C |
15 |
2 |
13 |
D |
18 |
6 |
10 |
分析上表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106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的总能量是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的.
下表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
(l)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依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溶化分装前,要进行的是。
(2)若用该培养基培养尿素分解菌,应除去的物质是,加入的物质是。
(3)为检测尿素分解菌的存在与否,还应加入,将呈反应。
(4)细菌种群进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变异来源是。
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问题:
Ⅰ.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护染色体的三位学者。端粒(右图中染色体两端所示)通常是由富含鸟嘌呤核苷酸(G)的短的串联重复序列组成。它们能防止不同染色体末端发生错误融合。但是,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会丢失一部分;在细胞衰老过程中端粒逐渐变小。端粒酶可利用某段RNA序列作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对端粒有延伸作用。
(1)非同源染色体末端发生错误融合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____,结果使染色体上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2)从功能上看,端粒酶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酶。
(3)如果正常体细胞中不存在端粒酶的活性,你认为新复制出的DNA与亲代DNA完全相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外培养正常组织细胞,细胞中端粒长度与细胞增殖能力呈______________(正相关、负相关)关系。
Ⅱ.正常小鼠体内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编码胱硫醚γ-裂解酶(G酶),体液中的H2S主要由G酶催化产生。为了研究G酶的功能,现需要选育基因型为B-B-的小鼠。选育时可通过将小鼠一条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去除,培育出一只基因型为B+B-的雄性小鼠(B+表示具有B基因,B-表示去除了B基因,B+和B-不是显隐性关系)。请回答:
(1)若在下图中A点将正常小鼠核DNA带上同位素标记后放在不含同位素标记的地方培养,则在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________ ,有放射性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
(2)B基因控制G酶的合成,其中翻译过程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通过tRNA上的___________与mRNA上的相应碱基识别,将氨基酸转移到肽链上。
(3)下图表示不同基因型小鼠血浆中G酶浓度和H2S浓度的关系。据图描述B+B+和B+B-个体的基因型、G酶浓度与H2S浓度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B-个体的血浆中没有G酶而仍有少量H2S产生,可能的原因是。
为了摸清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某生物小组调查并统计了其中多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如下表所示(表中“+”表示构成食物关系):
表中甲为该甘愿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中未列出的该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该草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包含__________条食物链,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所处营养级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与丙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得丁突然大量死亡,则戊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自然条件发生突然变化,导致戊全部死亡,此时如果丁和庚各增重1kg,则从理论上至少需要消耗甲____________kg(下一营养级取食上一营养级各种生物的比例相等)。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问题:
(1)若在下图中C和D两点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记录仪(电流左进右出为+),当信号在神经细胞间传递时,检测到的结果是()
(2)在外界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人体的内环境仍能维持稳态。当环境温度高于38℃时,人体主要通过__________方式散热,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以_____________为主。人在炎热环境中大量出汗后,__________细胞产生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同时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___________。
(3)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对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对肿瘤细胞的监控能力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下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①精神因素能使T细胞活性下降,导致机体生成抗体能力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有关激素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
③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有:一是通过(至少填两种)等信息分子经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二是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实现信息交流。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实现的。这两种方式都需要信号分子与的识别作用
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斯曼(James E. Rothman)、兰迪·谢克曼(Randy W. Schekman)以及德国科学家托马斯·聚德霍夫(Thomas C. Südhof),由于发现了囊泡准确转运物质的调控机制,而共同获得了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囊泡在细胞内主要是指由磷脂分子(两亲分子)有序组成的密闭双分子层的球形或椭球形结构。细胞质不同部位间的物质运输转移主要通过囊泡进行,如图(一)中的各种小球形结构。图(一)和图(二)分别表示两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模式图,A、B、C、D表示细胞内的四种细胞器,a、b表示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两种特殊方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标注的细胞器名称:
[B];[C];[D]
(2)“a”表示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称为,这种方式与主动运输的区别是。
(3)囊泡是一种细胞结构,但由于其结构不固定,因而不能称之为细胞器。图(一)所示细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是;
(4)在胰岛细胞中能发生碱基“A-T”配对的结构或部位是。糖尿病的产生原因除了可能是胰岛素合成过程(环节)有问题或者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外,还有可能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