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细胞分裂过程部分结构的变化示意图,此过程
A.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 |
B.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染色质复制 |
C.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前期,核膜逐渐解体 |
D.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体螺旋变粗 |
Fabry病是一种遗传性代谢缺陷病,由编码α-半乳糖苷酶A的基因突变所致。下图是该病的某个家系遗传系谱,通过基因测序已知该家系中表现正常的男性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 |
B.Ⅲ2一定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 |
C.该病可通过测定α-半乳糖苷酶A的活性进行初步诊断 |
D.可利用基因测序技术进行产前诊断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此病 |
六倍体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后获得种子,再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可以获得八倍体小黑麦(染色体数为8N=56条),据此可推断出
A.黑麦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14条染色体 |
B.黑麦属于二倍体,不可育 |
C.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使细胞中染色体着丝点不分裂 |
D.小黑麦产生的单倍体植株不可育 |
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
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
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 |
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 |
以下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它与二倍体西瓜属同一物种 |
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均可引起DNA碱基序列的改变 |
C.基因重组导致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产生新的基因 |
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若黄雀的全部食物来自蝉和螳螂两种动物,且取食螳螂的比例占1/4,则在该食物网中,当绿色植物能量增加G千焦时,黄雀获得的能量最多增加
A.6G/125千焦 | B.3G/125千焦 | C.G/50千焦 | D.G/550千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