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小明同学共进行了3次试验,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格长5cm,部分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下表中。
(1)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
(2)小明的第3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是________ __ ________。
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初温都相等的水和牛奶,用两个相同酒精灯对其加热。
(1)加热过程中,加热时间的长短反映__________,发现要使它们上升相同的温度,需给牛奶加热的时间要短一些,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停止加热后,在相同时间内,盛有_________的烧杯(填“水”或“牛奶”)温度下降得快些,若要使其温度下降不至太快,请说出一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测定某定值电阻的电阻”实验中,有如下器材: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电压为6V的电源、字样的未知定值电阻(其电阻约10Ω左右)、标有“20Ω,1.5A”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充图(乙)中实验器材的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阻变小,电压表量程用0~3V。
(2)甲组同学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大,电压表指针偏转超过最大刻度。检查后,发现连线正确,请你找出实验中两个操作不当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路正确无误后开始实验.有两次的实验数据已填在下面的表格内,第2次实验时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请将下面表格中的空白处填写完整.(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实验次数 |
电流/A |
电压/V |
电阻/Ω |
测量结果 |
1 |
0.35 |
2.9 |
8.3 |
R= Ω |
2 |
||||
3 |
0.26 |
2.1 |
8.1 |
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某实验小组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导体电阻跟导体长度有关;猜想二:导体电阻跟导体粗细有关;猜想三:导体电阻跟导体材料有关;同学们利用图所示的电路和表中导体验证上述猜想。
导体代号 |
长度/m |
横截面积/mm2 |
材料 |
A |
1.0 |
0.2 |
锰铜合金丝 |
B |
1.0 |
0.4 |
锰铜合金丝 |
C |
1.0 |
0.6 |
锰铜合金丝 |
D |
0.5 |
0.4 |
锰铜合金丝 |
E |
1.5 |
0.4 |
锰铜合金丝 |
F |
1.0 |
0.6 |
锰铜合金丝 |
G |
1.0 |
0.6 |
铁丝 |
(1)请将猜想一的实验设计思路补充完整。选取 和 相同、 不同的导体,分别将其接入 A、B两点间,通过比较电路中 的大小,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
(2)验证猜想三时,若需对比两个实验数据,则应从上表中选取导体 (填写导体代号进行实验)
在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⑴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
⑵请根据图甲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导线不允许交叉)。
⑶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电流表坏了B.滑动变阻器短路
C.电阻处接触不良 D.电阻短路
⑷排除电路故障进行实验,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示数保持不变,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其中第5次实验电流表示数如图14丙所示,其读数为 A。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电阻R/Ω |
5 |
10 |
15 |
20 |
25 |
电流V/A |
0.6 |
0.3 |
0.2 |
0.15 |
|
⑸实验结论是: 。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明作出了如下猜想:导体的电阻可能与①导体的长度有关、②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③导体的材料有关。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下表所示:
编号 |
材料 |
长度/m |
横截面积/mm2 |
A |
镍铬合金 |
0.5 |
0.5 |
B |
镍铬合金 |
1.0 |
0.5 |
C |
镍铬合金 |
0.5 |
1.0 |
D |
锰铜合金 |
0.5 |
0.5 |
(1)按照图所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电路,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导体,则通过观察 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
(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①,应该选用编号_______两根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
(3)分别将A和D两电阻丝接入图13电路中M、N两点间,电流表示数不相同,由此,初步得到的结论是:当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电阻跟 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