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B.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
C.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
D.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
如图所示,两个等量异种电荷在真空中相隔一定的距离,竖直线代表两个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在两个点电荷所在的平面内取如图所示的1、2、3三个点,则这三个点间电势的关系是( )
A.φ1>φ2>φ3 |
B.φ2>φ3>φ1 |
C.φ2>φ1>φ3 |
D.φ3>φ2>φ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强电场中场强处处相等,所以电势也处处相等 |
B.电势降低的方向,就是场强的方向 |
C.场强越大的地方,电场线越密 |
D.场强越大的地方,等势线越密 |
下列单位与V/m相当的是( )
A.N/C | B.C/N | C.C/m | D.J/C·m |
如图所示,点电荷的静电场中电场线用实线表示,但其方向未标明,虚线是某一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若带电粒子在运动中只受到电场力作用,根据此图可作出正确判断的是( )
A.带电粒子所带电荷的性质 |
B.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受力何处较大 |
C.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速度何处较大 |
D.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何处较大 |
如图1-4-5所示,a、b两点为竖直的电场线上的两点,一带电质点从a点由静止释放,沿电场线方向向上运动,到b点速度恰好为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点处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电场强度大 |
B.带电质点在a点处的电势能比b点的电势能少 |
C.带电质点在a、b两点所受到的电场力都是竖直向上的 |
D.a点处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