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为物体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的点间还有四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接交流50 Hz的电源,则相邻的两点时间间隔为________ s ,d点的瞬时速度约为________ m/s.
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电路连接如图1所示。
(1)在方框中画出与图1对应的电路图。
(2)在图2的坐标系中标出了该同学所测的实验数据,请作出这些数据点的拟合直线,并读得该直线的截距为
,求得其斜率为
。
(3)求得电源的电动势是V,内阻是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时,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
(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调整定滑轮高度,使。
(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测得木块的质量为
,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
,木块的加速度为
,则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
。
(3)如图2所示为木块在长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cm,
cm,
cm,
cm。则木块加速度大小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通常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某同学需要研究某种导电材料的导电规律,他用该种导电材料制作成电阻较小的线状元件Z,并测量元件Z中的电流随两端电压从零逐渐增大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1)他应选用下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2)实验测得元件Z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元件Z是(填“金属材料”或“半导体材料”).
U/V |
0 |
0.40 |
0.60 |
0.80 |
1.00 |
1.20 |
1.50 |
1.60 |
I/A |
0 |
0.20 |
0.45 |
0.80 |
1.25 |
1.80 |
2.81 |
3.20 |
(3)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线状元件Z的直径如图所示,则元件Z的直径是mm.
(4)把元件Z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阻R的阻值为R1=2Ω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25A;当电阻R的阻值为R2=3.6Ω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80A,不计电流表的内阻.结合上表数据,求出电池的电动势为 ___V,内阻为Ω.
图甲是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时所受阻力的示意图.小车拖着纸带在斜面上下滑时,打出的一段纸带如图乙所示,其中O为小车开始运动时打出的点,设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所受阻力恒定.
(1)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由纸带分析可知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m/s2,打E点时小车速度vE=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为了求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可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或动能定理求解,现要求必须用牛顿运动定律求解,除知道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小车质量m、重力加速度g、斜面的长度L外,利用米尺、三角板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阻力的表达式(用字母表示)。
为了测量一个量程为0~3V的电压表的内电阻RV(约几k),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
(1)可供选择的实验步骤有
A.闭合开关S
B.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最大
C.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零
D.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压表指针指示1.5V,记下此时电阻箱
的阻值
E.调节变阻器R的滑片P,使电压表指针指示3.0 V
F.把变阻器R的滑片P滑到a端
G.把变阻器R的滑片P滑到b端
H.断开开关S
把必要的实验步骤选出来,将各步骤的字母代号按合理的操作顺序排列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可供选择的器材有:(填器材前面的字母)
A.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
B.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
C.变阻器:阻值范围0~2000
D.变阻器:阻值范围0~20
E.电源:输出电压6V
F.电源:输出电压2V
本实验中,电阻箱应选____________,变阻器R应选____________,电源E应选____________。
(3)若上述实验步骤D中,读出电阻箱的阻值为2400
,则本实验中电压表内阻的测量值
=____________
。用这种方法测出的内电阻RV,与电压表内电阻的真实值相比偏____________。(选填“大”“小”或“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