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由于所用的电压表(视为理想电压表)的量程较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
(1)实验时,应先将电阻箱的电阻调到__ 。(选填“最大值”、“最小值”或“任意值”)
(2)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分别测出阻值=10
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下列两组R的取值方案中,比较合理的方案是_ _。(选填1或2)
(3)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绘出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若直线的斜率为k,在
坐标轴上的截距为b,则该电源的电动势E= ,内阻r= 。(用k、b和R0表示)
为了用弹簧测力计测定两木块A和B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甲、乙的实验方案。
⑴为了用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A和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你认为方案更合理。
⑵若A和B的重力分别为10.0N和20.0N。当A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a示数为6.0N,b示数为11.0N,c示数为4.0N,则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
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元件,它的符号为“”,其特点是具有单向导电性,即电流从正极流入时电阻比较小,而从负极流入时电阻比较大。
①某课外兴趣小组想要描绘某种晶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因二极管外壳所印的标识模糊,为判断该二极管的正、负极,他们用多用电表电阻挡测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其步骤是:将选择开关旋至合适倍率,进行欧姆调零,将黑表笔接触二极管的左端、红表笔接触右端时,指针偏角比较小。然后将红、黑表笔位置对调后再进行测量,指针偏角比较大,由此判断端为二极管的正极。(选填“左”、“右”)
②厂家提供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右图,为了验证厂家提供的数据,该小组对加正向电压时的伏安特性曲线进行了描绘,可选用的器材有:
A.直流电源E:电动势3V,内阻忽略不计
B.滑动变阻器R:0~20Ω
C.电压表V1:量程5V、内阻约50kΩ
D.电压表V2:量程3V、内阻约20kΩ
E.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约0.5Ω
F.电流表mA:量程50mA、内阻约5Ω
G.待测二极管D
H.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电压表应选用,电流表应选用。(填序号字母)
③为了达到测量目的,请在答题卡上虚线框内画出正确的实验电路原理图。
④为了保护二极管,正向电流不要超过25mA,请你对本实验的设计或操作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
①比较这两种方案,_____(填“甲”或“乙”)方案好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②图丙是采用甲方案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现选取N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是几位同学分别用不同方法计算N点的速度,其中正确的是:
A.vN=gnT | B.vN=g(n-1)T |
C.vN=![]() |
D.vN=![]() |
实验室中有一量程不准确的电压表V1,某课外探究小组为了测量该电压表的实际量程Um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电路。所用器材有:
量程不准的电压表V1,量程标称为O〜15V,内阻r1="20." OkΩ;
标准电压表V2,量程0〜3V,内阻r2=2.5kΩ;
标准电阻R2,阻值13.0 kΩ;
滑动变阻器R1,总电阻为200.0Ω
电源电动势E="20." 0V,内阻不计;
开关S ,导线若干。
根据图甲和探究小组内A、B两位同学的操作过程,请你回答:
(1) A同学闭合开关S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使电压表V1满偏,读出此时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计算出V1的量程表达式为Um=_________
(2) B同学测量时,V1并未调到满偏,两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从图中读出V1的示数U1=_______V, V2的示数U2=_______V;由读出的数据计算出Um=_______V。(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用测出的数据画出了电源的U一I图像,如图所示,若E、r分别表示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则:E=V;r=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