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说史
看下图回答问题:

(1)上图人物是谁?
(2)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是指?
(3)说一说他的主要活动?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俄国二月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资本主义制度经历了建立发展,调整完善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图一图二分别与英美两国的哪一法律文件有关?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政治领域发生了更为深刻的变革。读图

(2)材料二中的三个人物在位期间,本国分别发生了怎样的社会变革?这些变革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下降及失业情况。

国家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失业人数
1400万
600万
300万
85万
300万

(3)材料三中,受经济危机打击最严重的是哪个国家?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该国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1937年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全民族抗战”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材料二读图,座落在沈阳(图一)和南京(图二)的纪念碑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图一、图二与日本侵略中国的哪两件大事有关?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危害?
材料三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1945年8月《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回答,日本天皇所说的“非常之措施”是什么措施? 导致日本采取“非常之措施的”的原因有哪些?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读下列表格,完成

历史时期
对外交往状态
对外交往史实
交往路线
典型事件

对外开放
以陆路为主
开辟丝绸之路
唐朝
对外开放
海陆并举
②、鉴真东渡
明朝
对外开放

郑和下西洋
清朝

实行海禁政策,限制对外贸易

(1)上面是某校初三同学在进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专题复习时所列表格,空白处请你帮助完成。
材料二 (陆上)丝绸之路在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唐朝的西部疆域超过了汉朝,设置安西四镇,驻兵防守,由安西都护府管辖;以后又分置北庭都护府,统辖西域各地,为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高宗至玄宗时期,从事国际商贸的粟特人,长期操纵着丝绸之路的转运贸易。他们不仅在经济交流而且在文化交流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袄教、摩尼教以及中亚音乐舞蹈与历史传入中原,中原丝绸、造纸术也传入西方。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陆上丝绸之路进入全盛时期的有利条件。

会议协商是解决国家争端的重要途径。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494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实行仲裁,在佛得角以西370里格处划界,史称“教皇子午线”。线东新发现的土地属于葡萄牙,线西划归西班牙。
——《图说天下· 世界历史》系列
材料二:克里蒙梭强硬的说:“如果不把萨尔交给法国,法国决不在任何条约上签字。”……英国提出莱茵河地区仍属德国,但要非军事化。
——唐贤兴《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在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后二至三个月之内,苏俄依据以下条件协助同盟国参加对日战争……”
材料四:1989年12月,美苏两国首脑在马耳他会晤。苏联认为“欧洲存在两个德国是现实,催促解决德国问题只能使欧洲国家发生的转折复杂化……德国统一不是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国际研究参考》1990年01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班牙、葡萄牙两国关于殖民地的矛盾源于哪一事件的发展?亚历山大六世“仲裁”表明教皇和教会有怎样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教皇和教会的这一地位在当时已受到哪一思想解放运动的挑战?
(2)材料二记述的历史背景是哪一国际会议的召开?这次会议最终签订了针对哪一国家的什么条约?
(3)材料三出自哪一重要国际会议的协定?除此之外,请说出这一会议还有哪些重要内容?
(4)材料四中 “欧洲存在两个德国”与哪一国际格局的形成有关?“欧洲国家发生的转折”指的是这些国家的什么发生了改变?请根据材料概括苏联对德国问题的态度(不得照抄原文)。
(5)请谈谈你对通过会议协商来解决国家争端这一做法的态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场上留下的一封封家书成为历史永远的见证。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北抗日联军政委赵一曼1936年8月牺牲前留下的家书

材料二: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写给妻子的家书

材料三:国民革命军第二〇〇师师长戴安澜1942年5月绝笔家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东北抗日联军是东北三省沦陷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英雄部队。东北三省沦陷始于日本发动的哪一事变?这一事变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左权将军所在的八路军改编之前的名称是什么?该部队改编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信中提到的“百团大战”在抗战中有怎样的地位?请根据书信内容判断书信的写于哪一年?
(3)材料三中的“国民革命军”的组建和哪一军校有关?信中的“上面”指国民党中央,请问此时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所在地是哪里?戴安澜将军1942年出征缅甸,与美英盟军共同抗击日寇。这体现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有怎样的国际意义?
(4)请结合材料,说说中国人民在抗战中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