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拓展了汉王朝的视野,引发了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各国相互贸易的强烈愿望,促成了西汉政府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营,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有史记载以来的第一次中外交流,史称“张骞凿空”。
材料二:西汉政府在今天的轮台正式建立西域都护府,统领西域各国,以确保丝路的畅通。西域都护府的建立迫使匈奴打消了称霸西域的雄心,这标志着西汉政府已经对西域各国开始了有效的统治。
材料三:2007年7月31日,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教科文组织已就丝绸之路联合申遗达成共识,希望它成为全世界的共同遗产而被永远铭记,永远呵护。丝绸之路是一条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交流与融合的贸易往来之路,文化交流之路。丝绸之路联合申遗是整个亚太地区第一个作为“文化线路”申报的世界遗产,对今后亚太地区在文化线路的保护和申报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请回答: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请用史实说明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艰辛?
(2)张骞出使西域为什么被称为“张骞凿空”?有什么重大作用
(3)以上材料中的哪一史实最能说明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请说出丝绸之路的路线并说明丝绸之路为什么被称为文化交流之路?
(5)今天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联合申遗有什么现实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⑴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⑵材料二中的现象最终出现于何时?
⑶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⑷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两点即可)

阅读材料:
材料一:清乾隆帝致英国乔治三世的信函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来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不许人民擅自出海贸易。统一台湾后,开放了四个港口对外通商……后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广州一地对外通商,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清朝统治者怎样的思想?
(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前期实行了什么政策?
(3)说说清朝实行这一政策所带来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明末清初,我国东南沿海和北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沙俄的侵略,为了反抗外侵略,广大爱国军民进行了三次英勇斗争,并取得了重大胜利。在这三次可歌可泣的斗争中涌现出了两位民族英雄,他们高尚的精神品质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请回答:
(1)材料中所说的“三次英勇斗争”是指哪三次反侵略斗争?他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结合材料谈谈作为时代青年应如何肩负起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推行郡县制。
——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
——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上述四则材料分别是哪个朝代的统治措施?(4分)
(2)材料一中的措施哪一项对我国历史影响最为深远?( 2分)
(3)请指出材料二中措施的原因与影响? ( 4分)
(4)由材料一到材料四说明皇权和相权有什么变化?

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盛世之治】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1)采纳魏征建议开创“贞观之治”的皇帝?上则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唐朝另外一位君主唐玄宗开创的盛世局面史称?
【技术创新】

(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图A和图B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
【和同一家】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3)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
【开放交流】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4)郭沫诺这首诗盛赞的是谁?反映的是当时中国与哪国交往的史实?
(5)通过上述对唐朝历史的探究,谈谈和谐社会需要具备的因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