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首气势磅礴的《国际歌》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
| A.宪章运动的开展 | B.巴黎公社的伟大尝试 |
| C.十月革命的胜利 | D.工业革命的进行 |
读表格“1948-1951年美国援助欧洲资金表(部分)”,判断当时的世界格局是()
| 国家 |
总数额(亿美元) |
| 法国 |
22.96 |
| 德国(英美法三国的占领区) |
14.48 |
| 英国 |
32.97 |
A.欧洲崛起 B.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C.美苏冷战 D.美国建立单极世界
下图为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德意志)四国在1750年到1900年世界制造产业中的份额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美国的纺织工业中,纱锭的数目从1810年的87000个增加到1860年的1200多万个;1830年时,铁路还不存在,到1860年时,铁路里数已上升到30000多里。材料共同说明()
| A.美国率先发动工业革命 | B.铁路交通带动美国繁荣 |
| C.国家独立保障经济发展 | D.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 |
下列文明成果诞生于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地区的是()
| A.佛教的创立 | B.《汉谟拉比法典》 |
| C.城市的兴起 | D.《罗马民法大全》 |
“一五”计划期间,“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桥”修建在下图中的哪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