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在工业革命发生前的几千年时间里,中国经济、科技、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第一方阵之中。近代以后,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时代发展步伐,鸦片战争则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习近平2014年4月1日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材料二  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
(1)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的原因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和“共和之路”分别指的是近代的志士仁人为探索救国道路所作的哪些尝试?(6分)
(3)材料二中“自救之路”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强国之路,试举一例并加以说明。(2分)
(4)据材料三,“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 (2分)
(5)从近代中国的百年沧桑巨变中,谈谈你的认识。(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俄国二月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民主”是无数先贤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党的十八大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许多人在追求民主的路上不断前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伏尔泰认为: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都是平等的;当他们发挥各种动物机能的时候,以及运用他们的理智的时候,他们是平等的。
材料二:陈独秀提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一切的黑暗。
请回答:
(1)材料中伏尔泰提出了什么观点?
(2)陈独秀提出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伏尔泰和陈独秀的共同贡献是什么?
许多人为建立民主制度作出了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批准,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权利法案》
材料四:当民众发现他们在有力的政府的管理下生活安定时……当栽下的幸福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时;当每个人开始品尝自由的果实时……所有这些幸事都会被归功于新政府有利的影响。
——华盛顿的私人信件
请回答:
(3)材料反映了《权利法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该法案的颁布,使英国逐渐确立了什么制度?
(4)华盛顿认为新政府有何作用?写出这个政府建立的前提条件。美国人是如何赞誉华盛顿的。
(5)今天,我们的使命就是践行民主。根据上述民主的演变史,概括民主的本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其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近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1)简析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 ”的含义。
材料二、请政府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举行谈判。经过二十多天的谈判。经过二十多天的谈判,日本下了最后通牒,限四天内答复,否则北京必不可保。请政府被迫全部接受了日方提出的条件。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情况?该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是什么?
材料三 、百年历史,沧桑巨变。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20世纪初,列强给清廷送来了大餐——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团结抗战,浴血奋斗,一洗百年民族耻辱……
(3)“20世纪初,列强给清廷送来了大餐”是指什么事情?
(4)结合以上的史料,说说你的感悟。

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执政者常常会根据时代的变化和要求对经济政策作出“调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俄)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应当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国家收集粮食、原料和饲料的方法。
——摘自齐世荣《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一分册
材料二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前的小块田
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摘自(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罗斯福一上任便雷厉风行地实施新政。首先是解决银行危机,此举速战速决,极大地恢复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此后的百日内,罗斯福接连出台了15个重要法案,国会积极支持。其中包括紧急银行法、联邦紧急救济法、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等等。
——摘自钱满素《美国文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苏俄推行了怎样的经济政策?结合材料分析该经济政策中的粮食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二,分析苏联在推行工业化的同时还推行了什么政策?到1936年基本完成该两项政策,在此基础上苏联通过了新宪法,请简要叙述该部宪法颁布的历史意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了调整,叙述他在调整中做出的历史贡献。

进入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的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但追求政治民主是人类的共同目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学者指出,“在率先建设现代化的那些社会中,由于现代性的挑战主要来自内部,因而转变过程徐徐展开,延续了几个世纪”。以英国为例,传统领导嬗变为现代化领导发生在1649-1832年,经济和政治转变是在1832-1945年,直到20世纪,国家的政治体制才完全适应了经济和社会的变革,社会整合则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的事情。
——摘自邢悦《国际关系:理论、历史与现实》
材料二对美国历史进一步观察表明,也许美国的开国之父们设计美国宪法时,主导思想本来就不是“民主最大化”,而仅仅是“制衡最大化”。
——摘自刘瑜《民主的细节》
材料三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辄……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
——摘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以英国为例,提及传统领导嬗变为现代化领导最早发生在1649年,当时英国是通过什么途径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2)材料二中“美国的开国之父们设计的美国宪法”是什么宪法?,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述这部宪法“制衡最大化”的体现。
(3)材料三中指出,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辄”,分析阻碍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因素是什么?(1分)简要叙述法国大革命在思想传播上的积极意义。

从古至今,我国成功的民族政策、良好的对外关系令许多国家称道,重视和认真处理民族关系仍然事关国家治安、社会进步和民族兴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古代北方和西北各游牧民族,出于各种原因,一批又一批地从大漠南北或河西走廊,自东向西迁徙移牧,远在张骞通西城前,已踏出了一条横贯亚欧大陆的草原通道。各游牧民族又因其自身畜牧业经济的特点,充当了早期丝绸之路上贩运买卖的主角。他们都与丝绸之路发生着各种各样的非常密切的关系,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说,中华各民族对丝绸之路的开通、维护和发展,都各自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摘自樊保良《略论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与丝绸之路》
材料二在隋末唐初时,吐蕃先后统一了唐旄、羊同、苏毗、附国等由羌族或其它族组成的部落,逐步把现在青藏高原上分散居住着的一百几十个原始羌族部落和西域一些非羌族部落等合并在一起,这就是吐蕃。松赞干布在位的年代,正好与唐王朝第二个皇帝太宗李世民同时。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六三四年)松赞干布遣使来唐聘问,唐派使臣冯德遐前往逻安(今拉萨)通好。这是中国史上建立在中原地区的统一王朝与吐蕃建立往来关系的开始。
——摘自李文实《中国历史上唐与吐蕃的关系》
材料三元朝时候,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做出贡献。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汉朝丝绸之路的开通对汉朝和西北少数民族的交往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汉朝陆路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时期对吐蕃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1分)请用一句话概述当时唐与吐蕃的关系。
(3)据材料三,分析元朝民族融合出现的新发展,其表现是什么?
(4)由上述问题的回答你得到了哪些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