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在1937年南京失守后发表告国民书,声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说明( )
A.国民党决心与共产党合作抗日 | B.国民党统治中心转向农村 |
C.国民党决定开辟敌后战场 | D.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抗日 |
到1832年,英国大约有16%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席位。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根源是( )
A.工业革命的发展 | B.国王权力受限 |
C.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 D.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既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
B.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
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
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 |
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被英国的资产阶级历史学家称之为“光荣革命”,主要是因为( )
A.政变主要是资产阶级与地主贵族之间的一场妥协 |
B.没有经过大的流血冲突而取得政权 |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
D.政变结束了查理二世的统治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查理一世因为税收权问题和英国议会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该斗争的实质是( )
A.议会和国王的权力之争 |
B.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
C.维护英国传统体制之争 |
D.议会与国王的经济利益之争 |
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是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所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B.美国联邦共和国的建立 |
C.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 |
D.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