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101 kPa下:①2Na(s)+O2(g)===Na2O(s) ΔH1=-414 kJ·mol-1
②2Na(s)+O2(g)===Na2O2(s) ΔH2=-511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
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 |
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 |
D.25 ℃、101 kPa下,Na2O2(s)+2Na(s)===2Na2O(s) ΔH=-317 kJ·mol-1 |
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 |
B.元素X不能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X2Y2 |
C.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mY>XmR |
D.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
砷为第4周期VA族元素,根据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砷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砷在通常状况下是固体 | B.可以有-3、+3、+5等多种化合价 |
C.As2O5对应水化物酸性比H3PO4弱 | D.砷的还原性比磷弱 |
已知A、B、C、D的原子序数都不超过18,它们的离子aA(n+1)+、bBn+、cC(n+1)-、dDn-均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a>b>c>d B.离子还原性:A(n+1)+>Bn+,离子氧化性:C(n+1)->Dn-
C.离子半径:A(n+1)+>Bn+>C(n+1)->Dn-D.单质还原性:B>A,单质氧化性:D>C
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23He,每百吨23He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多所消耗的能量。这提供了解决能源危机的新途径,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24He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4He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 | B.23He和24He互为同位素 |
C.23He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 | D.24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24He具有较强金属性 |
PH=3的盐酸和醋酸各100mL,分别和锌反应,反应完后,放出的气体一样多。若最后有一溶液中锌剩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反应开始时速率v(HCl)> v(CH3COOH) |
B.加入的锌质量相等 |
C.盐酸中锌有剩余 |
D.反应开始后不久,醋酸反应的速率小于盐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