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浙江绍兴吴老太爷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 )
A.西式洋楼里,穿着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 |
B.轮船往来黄浦江上,汽车穿梭在马路上 |
C.报童手持报纸叫卖 |
D.居民正在用油票和布票购买“洋油”和“洋布” |
民国时期在昆明街头不可能看到的服饰是()
A BC D
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B.深化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C.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 D.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
A.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
《人民日报》续报道“小麦亩产12万斤”“水稻亩产3万斤”“一棵白菜500斤”的好消息。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
A.大跃进运动 | B.三大改造 | C.文化大革命 | D.人民公社化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