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面对与西方的冲突一败再败,当时的开明士大夫阶级发动了‘自强’运动,打算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工具来保护中国文明,即通过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保持中国儒家道德的至尊地位。”斯塔夫里阿诺斯随即指出:“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斯塔夫里阿诺斯之所以认为“荒谬”,主要是因为

A.工具方面的西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的西化
B.西方文明已使儒家道德的至尊地位严重动摇
C.不彻底否定封建制度就不能使中国真正强大
D.西方文明与儒家文明两者根本对立无法兼容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交通工具对生活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位学者曾记载:“达·伽马和麦哲伦的航行证实了一条通往东印度的向东海上航线的切实可行性,意大利与东印度和中国的陆路贸易减到微不足道的比率。意大利荣耀的过去时代已经消失。”在这段话所表述的历史时期,对世界发展影响最大的地区是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8世纪的“康乾盛世”被称为“落日的辉煌”,造成这种“落日”局面的诸多原因不包括

A.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C.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文化专制政策
D.西方国家出现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和革命运动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清朝军机大臣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由此来看,军机处的基本职责是

A.决定清朝的军国大事 B.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C.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  D.笔录、传达皇帝的旨意

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这位学者所指的制度是

A.汉代的尚书令   B.唐代的门下省长官
C.明代的内阁首辅  D.清代的议政王大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