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某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
A.防治长江流域的洪涝 |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运 |
C.利用水流落差发电 |
D.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
(2)南水北调工程分东线、中线和西线工程三部分, 图示输水干线为 工程的主体;a是 ,c地位于 流域。
(3)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质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试分析实现该线优质供水的主要措施。
(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睡城”也称为“卧城”,主要指的是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由于缺乏成熟如衣食住行、商业休闲、教育娱乐等区域功能的城市配套,人口虽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照样开车或乘车往市中心赶着上班。燕郊隶属于河北省三河市,为我国众多“睡城”中的典型代表。每日跨省上班的京漂族们,在燕郊和北京之间的道路上,呈现出明显的“潮汐式”流动。下图为燕郊相对位置示意图。
(1)分析燕郊成为“睡城”的原因。
(2)简述京漂族的“潮汐式”流动对北京交通的影响。
(3)指出为缓解人口“潮汐式”流动燕郊应采取的措施。
区域地形特征对人类活动产生深刻影响。图为我国汉中地区及周边地形示意图。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汉中地区是“中国最北柑橘生产基地”,汉中柑橘具有甜中潜酸、口感爽劲的独特风味,享有“橘乡”之美称。
材料二
(1)影响图中铁路线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2)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3)简要分析汉中地区成为我国柑橘种植最北地区的条件。
图为美国部分区域图。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地区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
(2)简要分析该地发展炼铝业的区位优势条件。
(3)分析该地发展炼铝工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0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甲为哥伦比亚轮廓图及波哥大气温—降水柱状图,图乙为肯尼亚轮廓图及奈瓦沙湖畔气温—降水柱状图。
材料二上世纪 90年代后期,发达国家的花卉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带动了一批新兴的花卉生产国。哥伦比亚、肯尼亚就是其中的代表,通常采用农场经营,每个农场面积约20到40公顷,生产2~3个品种,引进资金、技术和优质花卉品种,产品大量出口,在欧美市场有很高占有率。
(1)读材料一,与奈瓦沙湖畔相比,说明波哥大的气候有何不同。(4分)
(2)简述哥伦比亚和肯尼亚发展花卉生产的相同特点。(6分)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的气候是 ,主要自然带是 。
(2)本区域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 ,流经和田附近的河流大致流向是 。
(3)图中绿洲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为防止其生态环境恶化,可采取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