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分析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4%。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材料二:我国政府坚决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行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很多地方以此为契机,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替代产业。退耕后的农民既获得了政府提供的口粮,又从多种经营和其他副业中增加了收入。
(1)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图二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
a.风力作用为主          b.流水作用为主
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      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
(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3)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些原则? 这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实施有什么作用?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保护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14是某企业的生产流程示意图,读后完成以下各题:

(1)该企业位于我国的_______(北或南)方,说明判断理由。
(2)该生产模式是否合理?为什么?

图13是读珠江三角洲图,回答:

(1)该区域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简答该地吸引外商投资的区位条件。
(2)电子工业在该地区分布较为集中,分析该现象对企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3)该地区水运发达,为什么还要大力建设高速公路?

图12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某省地图,读后回答:

(1)判断M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
(2)该省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3)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该省到省外务工经商的人口数量达200多万人。试分析这一现象对该省的影响。

(1)图11是某地的气候资料,该地所在国家的人口数量为10.41亿,自然增长率为1.41%(2002年)。分析回答:

(1)评价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
(2)判断该国人口增长的突出特点,并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3)根据气候和人口资料,说明该国为解决粮食问题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图10是不同时期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空间分布图,分析回答:

(1)图示的地理过程是_______,该过程在图中已显示和没显示的特征分别有哪些?
(2)概括该地区利于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
(3)目前,该地区以上海为代表,出现了城市郊区化现象。简答该现象的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