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热同期状况会直接影响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耕作方式,气候学上通常用≥10℃积温(以下简称积温)和降水量的配合程度来表示。6~8月积温和降水量占全年比越高表示雨热同期集中程度越高。读表,完成下列小题。
测站所在地 |
6~8月积温 (℃) |
占全年比 (%) |
6~8月降水 (mm) |
占全年比 (%) |
东北 |
1710 |
62 |
334.9 |
64 |
西北 |
1746 |
57 |
68.3 |
30 |
江淮 |
2250 |
43 |
481.8 |
40 |
西南 |
1572 |
35 |
585.3 |
59 |
四地相比能正确反映本地区雨热状况和集中程度的是( )
A.江淮地区6~8月积温集中程度高,全年降水多 |
B.西北地区6~8月降水集中程度低,全年积温高 |
C.西南地区6~8月雨热同期集中程度低,全年降水少 |
D.东北地区6~8月雨热同期集中程度高,全年积温低 |
不同地区应根据雨热配合状况因地制宜开展农业耕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全年适宜种植耐旱喜温的作物 |
B.西南地区夏季适宜种植生长期长的作物 |
C.江淮地区全年适宜种植水田灌溉的作物 |
D.东北地区夏季不适宜种植喜温喜水作物 |
《中国海洋报》2008年1月23日报道,由于全球变暖,两极的冰川、雪山和太平洋海岛危在旦夕,不少人想趁最后的机会造访它们。因此,所谓的“末日旅游”近年呈上升趋势。据此回答问题。下列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而成为濒危景点的是
①乞力马扎罗山雪峰
②澳大利亚大堡礁
③大兴安岭森林
④西湖风光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末日旅游”的不断上升,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使全球变暖的趋势减缓 |
B.使南北差距缩小 |
C.使生物更趋于多样化 |
D.游客量大增会进一步破坏环境 |
下列关于珊瑚礁形成与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珊瑚礁的形成过程依次是:岸礁--堡礁--环礁 |
B.珊瑚礁形成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地壳的下沉 |
C.大洋洲、南美洲、非洲、亚洲周围的海域均有珊瑚礁分布 |
D.堡礁形成伴随着湖泊的出现 |
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属于
①玄武岩
②大理岩
③沉积岩
④石灰岩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③④ |
北方园林建筑与南方园林建筑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地形、气候差异 |
B.地域文化差异 |
C.自然、人文综合差异 |
D.建筑水平、工艺差异 |
有位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后感慨地说:“中国真大啊!短短的十几天内在没有登高山的情况下,就让我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结合图回答问题。这位游客来中国旅游的季节可能是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这位游客最有可能的旅游路线是
A.甲、乙 |
B.乙、丙 |
C.甲、丁 |
D.丙、丁 |
如要前往都江堰水利工程,应选择的线路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