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材料与地图回答问题
习近平主席在最近APIC的讲话中指出,“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许多沿线国家同我国有着共同利益。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
综合分析“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资源、交通、工业、农业、商贸、文化等的影响
读一组海峡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 B代表________(洲),C代表______岛,D代表________(国)。(3分)
(2)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连接亚洲和大洋洲的海峡是________,图中代号是________;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海峡是__________,图中代号是________;跨越两大洲又位于同一个国家内的海峡是________,图中代号是________;周围沙漠气候广布,附近盛产石油的海峡是________,图中代号是________。(8分)
(3)以上四个海峡的位置从地质方面考虑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2分)
下图为我国晋南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中西部山脉的走向大致是。
(2)请在上左图中画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
(3)请在右图中画出源于①地的河流。
(4)右图中海拔低于300米的区域面积约为()
A.17km2 | B.23km2 | C.33km2 | D.48km2 |
(5)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并说明理由。
读世界输电电缆示意图和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7分)
太阳能发电是全球各国非常重视的研究项目。为了充分利用全球的太阳能资源,科学家设想,把全球太阳能电站联成网络 (如上图,图中的A、B、C、D、E、F、G、H为世界上一些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以便在昼夜半球之间调节太阳能的余缺。
(1)图中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的分布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3分)
(2)上面两幅剖面图对应的大洲分别是甲______,乙______。
两大洲地形特征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3)若MN为晨线,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则上述地点中此时太阳能发电效能最高的是____,该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图中各点位于世界两大山系的有_________。(2分)
图为“自然界碳元素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含义分别是(填字母)
A.沉积作用 | B.全球生态系统破坏 | C.光合作用 | D.影响人类健康 |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2)由图可知,大气中CO2增多的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__
和_________。
(3)图23反映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特点,结合图23以“乱砍滥伐森林所引起的连锁反应”为例,说明此特点的主要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7年、2009年、2010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分别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丹麦哥本哈根、墨西哥坎昆召开,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世界气候大会在南非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当地时间12月12日,加拿大环境部长肯特宣布,加拿大正式退出《京都议定书》。四次气候大会地点的位置如图1所示。
材料二:图2是图1中M到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及甲、乙两地气温、降水统计图。
(1)德班气候大会闭幕时,四次气候大会召开地点中白昼最短是;从此日至次年春分日,巴厘岛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情况是。
(2)开普敦的自然带名称是,该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3)读图分析,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相似之处主要是,
不同之处主要有。
甲、乙两地气候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
(4)四次气候大会召开地点均位于沿海或岛屿,目前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对这些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