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随着干、湿季节的变化,东非高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食草动物就会组成一支壮观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在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和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间来回迁徙。下图是2013年食草野生动物迁徙路线。
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影响其气候的原因是(   )
| A.西风带控制 |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 C.信风带控制 |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 
野生食草动物从②地迁徙到③地的时间可能是(   )
| A.4月~5月 | B.7月底~8月中下旬 | 
| C.10月底~11月底 | D.1月中上旬~3月底 | 
下列资源的调运,正确的是()
| A.由京广、京九线向南输送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和磷 | 
| B.广西向广东输送的能源主要是火电 | 
| C.我国能源输送方向主要是由西向东、由北向南 | 
| D.从东北地区调往华北地区的资源有石油、煤和水资源 | 
根据典型产品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可以把产业分为开发期(a)、增长期(b)、成熟期(c)和衰退期(d)四种发展阶段。读图2和图3,回答8~10题。
 8.根据图2所示规律,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是哪一阶段的产业( )。
 A.a B.c C.d D.b
 9.按图3所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哪一环节( )。
 A.设计 B.加工 C.营销 D.设计+加工
 10.按照图2和图3所示规律,发展中国家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和发展自身工业方面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全面吸收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B.着重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
  C.积极引进处于成熟期的产业
  D.在外国企业的帮助下学习工艺和产品创新
读右图,回答4—5题
 4.②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有:
  A.核工业 B.高分子合成工业
  C.电子工业 D.钢铁工业
 5.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处于③④阶段.其原因是.
 ①出现逆城市化现象②增加环保投入 ③产业结构调整
 ④工业技术进步⑤工业发展迅速减慢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②③⑤
目前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的规模越来越大,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A.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 B.环境污染减弱 | 
| C.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的保护 | D.有利于产生新的发达国家 | 
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正确的是()
| A.促进了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国内形成新的主导产业 | 
| B.促进了区域产业分工和合作, 国际产业的转移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 
| C.改善了产业转出区和转入区的环境质量 | 
| D.扩大了就业范围,增加了就业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