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比是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下列分别是某国的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变化示意图以及某年的人口金字塔图。该国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人口总数逐年下降 | B.人口老龄化 |
C.人口平均年龄下降 | D.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 |
人口金字塔反映的年份是( )
A.1982年 | B.1990年 |
C.2000年 | D.2010年 |
该图中(阴影代表黑夜),表示春分日或秋分日广州海珠区昼夜长短状况正确的是()
读该表,判断问题:
城市 |
纬度 |
经度 |
一年中最大昼长 |
海口 |
20°02′N |
110°20′E |
13时13分 |
昆明 |
25°02′N |
102°43′E |
13时34分 |
成都 |
30°40′N |
104°04′E |
13时58分 |
北京 |
39°57′N |
116°19′E |
14时51分 |
四地一年中的最大昼长出现在 ()
A.冬至日 | B.秋分日 | C.夏至日 | D.春分日 |
夏至日,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海口、昆明、成都、北京 |
B.北京、成都、昆明、海口 |
C.昆明、成都、海口、北京 |
D.昆明、海口、成都、北京 |
不考虑地形等因素影响,春分日的日出时间从早到晚的排序是()
A.北京、海口、成都、昆明 |
B.海口、北京、昆明、成都 |
C.成都、海口、北京、昆明 |
D.海口、昆明、成都、北京 |
该表中所列的是12月1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地点 |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2小时 |
13小时56分 |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此日太阳照射情况的是( )
此时的地球所处的位置可能是下图中的( )
A.1位置 | B.2位置 | C.3位置 | D.4位置 |
下图是北半球某城市在春分、夏至和冬至三天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指出下列排序与图中相符的是( )
A.①夏至日②春分日③冬至日 |
B.①春分日②冬至日③夏至日 |
C.①冬至日②春分日③夏至日 |
D.①冬至日②夏至日③春分日 |
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直射井底,该地位于 ( )
A.北纬20° | B.赤道 | C.北回归线 | D.南回归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