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恩培多克勒“流溢说”认为,认识是从物体流溢出的物质经过感官通道引起的。德谟克利特“影像说”认为,感觉和思想是物体的影像到达于感官引起的。近代唯物主义者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存在的映象。上述观点( )
①都承认意识能够正确反映认识的对象
②都符合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则
③都认为认识是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④都带有明显的狭隘性和形而上学的特点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有( )
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③心外无物
④天地合而万物生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⑥理主动静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④⑤⑥ |
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指()
| A.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斗争 |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
|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
“黑与白,直线与斜线,点与画……绘画中蕴涵了很多对比和冲突;不懂辩证法的画家,是常遭不出好的作品的。”这说明()
|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
| B.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
|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的指导 |
| D.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
看下图的“赢”字内部构造,我们可以发现其蕴涵的哲理是()
①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
③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普遍客观的联系
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看漫画《规律》,简要分析其包含的哲学寓意()
| A.规律始终是存在的,我们要遵循客观规律 |
| B.规律具有普遍性,我们善于认识和利用规律 |
| C.规律具有客观性,违背规律必然受到惩罚 |
| D.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客观实际创造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