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油罐下面常有一条拖地铁链,在高层建筑的顶端装有铁制的避雷针,这是应用了铁的_____性。
(2)铁锅可用来烧水、炒菜,这是利用了铁的______性。
(3)铁块可变长很细的铁丝,这说明铁有______性;铁块也可以变成很薄的铁片,这说明铁有_______性。
学习化学使我们的思维更加严谨,请你阅读图表和材料回答问题。
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1个B分子中含有__ __个原子。
②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 __(填图中字母)。
③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___ __(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3)材料:Cl2化学性质很活泼,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点燃或强光照射时发生爆炸。则氢气和氯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反应从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和基本反应类型角度分类,分别属于 ; 。通过上述实验,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 。
用化学符号填空:
(1)下面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用字母序号填空:
①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回答:
①两个氢原子 ,②三个水分子 ,
③两个钠离子 ,④氧化铁的化学式 ,
化学支撑科技,化学改变生活。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创新”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①“神舟十号”飞船的发射让航天员再次访问“天宫一号”。资源舱舱段使用了铝锂合金材料代替传统材料,铝锂合金属于________材料(“金属”“合成”或“复合”)。
②据《苍梧晚报》报道:国内首把碳纤维小提琴由某集团碳纤维应用研究中心研发制造,其中碳纤维属于________材料(填“金属”或“合成”或“复合”)。
(2)“科学膳食”是人类健康的保障。
小明的食谱中缺少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你建议他增加________(填一种);当他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你建议他饮用含________的运动饮料(填六大营养素之一)。
(3)“安全意识”在我们心中共鸣。
①天然气或沼气(主要成分均为CH4,其密度小于空气)已在城乡普遍入户,万一燃气泄漏,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为了及时发现漏气,可在厨房墙壁的________方安装报警器(填“上”或“下”)。
②稀释浓硫酸时,为了防止酸液溅出造成伤害,操作时一定要注意________(填“水入酸”或“酸入水”),并缓慢注入,且用玻璃棒不断________(填操作名称)。
如图所示,A、B、C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单质,甲、乙、丙是三种氧化物。甲和C为黑色的固体,A、乙、丙为无色气体,
根据它们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B ,甲 ,乙 。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乙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人类生存离不开能源。
(1)南京家用燃料的更新过程如下:
①煤、液化石油气、管道煤气均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②下列有关家用燃料更新的理由,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天然气属可再生能源
B.气体燃料比固体燃料利用率更高
C.减少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D.气体燃料便于管道输送
③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分子数比。现有一套以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4H10)为燃料的灶具,若要改为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应采取的措施是
A.燃料气和空气的进入量都减小
B.燃料气和空气的进入量都增大
C.增大燃料气进入量或减小空气进入量
D.减小燃料气进入量或增大空气进入量
(2)乙醇(C2H5OH)是一种绿色燃料。将一定量的乙醇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物质 |
乙醇 |
氧气 |
水 |
二氧化碳 |
X |
反应前质量/g |
4.6 |
8 |
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0 |
5.4 |
4.4 |
a |
A.表中a的值为2.8
B.X可能是这个反应中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9.6g,则无X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