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

A.喝牛奶,进入胃中
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C.口服抗菌药物
D.肌肉注射青霉素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用32P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上清液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保温时间太长
C.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用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检测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某同学通过下列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通透性。用带有一个小孔的隔板把水槽分成左右两室,把磷脂分子引入隔板小孔,使之成为一层薄膜,水槽左室加入钾离子浓度较低的溶液,右室加入钾离子浓度较高的溶液。①若在左、右两室分别插入正、负电极,结果发现钾离子不能由左室进入右室;②若此时在左室加入少量缬氨霉素(多肽),结果发现钾离子可以由左室进入右室;③若此时再将电极取出,结果钾离子又不能由左室进入右室。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缬氨霉素(多肽)可以模拟载体蛋白
B.插入正负电极可以为钾离子的运输提供能量
C.隔板小孔中形成的磷脂分子薄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可说明钾离子的逆浓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消耗能量

科学家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叫“微泡”的泡状结构,这些“微泡”在离开肿瘤组织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它所携带的“癌症蛋白”就会触发促进新血管异常形成的机制,使这些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A.“微泡”和血管上皮细胞能够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B.“癌症蛋白”的形成需要由内质网以及高尔基体进行加工
C.“癌症蛋白”的作用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新生血管向着肿瘤方向生长后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会延长

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寒冷时出现寒颤
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
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如图表示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葡萄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激素①分泌量增加,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饭后四小时,图中的激素①分泌增加,该激素是由图中的A细胞分泌的
B.结扎胰导管后导致腺泡组织变性,结扎动物会产生糖尿病症状
C.激素①和激素②都作用于肝脏,其作用区别在于激素②促进糖原(元)合成,激素①促进糖原(元)分解或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D.激素①的分泌也可以作用于胰岛细胞引起激素②的分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