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锌、铁等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气 |
B.能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
C.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铁丝质量增加 |
D.可用盐酸除去铝粉中的锌粉 |
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鉴别 和 | 用燃着的木条 |
B |
除去氢气中的
和水蒸气 |
依次通过盛氢氧化钠、浓硫酸的装置 |
C |
除去 溶液中的 |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
D |
鉴别烧碱溶液和纯碱溶液 |
分别取两种溶液少量,加入几滴酚酞试液 |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的是
A. | B. | ||
C. | D. |
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 |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
B. | 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
C. | 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
D.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 |
为了维持人体的健康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的体液保持一定的酸碱度范围:
体液 |
血液 |
唾液 |
胃液 |
7.35﹣7.45 |
6.6﹣7.2 |
0.9﹣1.5 |
根据上表可知,正常情况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人的血液一定呈碱性 |
B. |
人的胃液一定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 |
C. |
人的唾液一定呈酸性 |
D. |
用 试纸能够精确测定以上体液的 |
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食盐中通常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
),补充人体需要的碘元素.结合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碘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
B. | 碘的相对原子量是126.9g |
C. | 碘离子( )的核外电子数为54 |
D. |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摄入越多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