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甲、乙、丙三池中的溶质足量),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K时,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池为_____(填“原电池”、“电解池”或“电镀池”),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丙池中F电极为________(填“正极”、“负极”、“阴极”或“阳极”),该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3)当乙池中C极质量减轻10.8 g时,甲池中B电极理论上消耗O2的体积为________mL(标准状况)。
(4)一段时间后,断开电键K。下列物质能使乙池恢复到反应前浓度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Cu | B.CuO | C.Cu(OH)2 | D.Cu2(OH)2CO3 |
氨气主要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氨肥
(1)某研究小组在673K、30MPa条件下,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g)+3H2(g)⇌2NH3(g),其n(H2)和n(NH3)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 |
B.点c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
C.若t3时由673K升至773K,则n(H2)将增大 |
D.t2、t3时刻,n(N2)不相等 |
(2)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下,将6.4mol H2和2.4molN2混合于一个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在3min末时反应恰好达平衡,此时生成了1.6mol NH3.①3min内以H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②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
(3)已知:N2(g)+O2(g)=2NO(g)△H= +180.5kJ/mol
N2(g)+3H2(g)⇌2NH3(g)△H= -92.4kJ/mol
2H2(g)+O2(g)=2H2O(g)△H= -483.6kJ/mol
写出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如图为相互串联的甲乙两个电解池,
请回答:
(1)甲池若为电解精炼铜的装置,A极是,材料是,电极反应为,B极是,材料是,电极反应为。
(2)若甲槽阴极增重12.8g,则乙槽阴极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3)若乙槽剩余液体为400mL,求电解后得到碱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s)+H2O(g) CO(g)+H2(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K |
0.7 |
0.8 |
1.0 |
1.6 |
2.4 |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该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能作为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c(H20)不变
C.v正(H2)=v逆(H2O) D.c(H2)=c(CO)
(3)830 ℃时,容器中的反应已达到平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缩小容器的体积,平衡_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H2O(g)的浓度_______,CO(g)的浓度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Ⅰ.在一个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 (g) + bB(g) pC(g) ,△H=?,反应情况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
n(A)/( mol) |
n(B)/( mol) |
n(C)/( mol) |
0 |
1 |
3 |
0 |
第2 min |
0.8 |
2.6 |
0.4 |
第4 min |
0.4 |
1.8 |
1.2 |
第6 min |
0.4 |
1.8 |
1.2 |
第8 min |
0.1 |
2.0 |
1.8 |
第9 min |
0.05 |
1.9 |
0.3 |
请根据表中数据仔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第2min到第4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mol•L-1• min-1
(2)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在第4min到第6min时处于平衡状态,若在第2min、第6min、第8 min时分别改变了某一个反应条件,则改变的条件分别可能是:
①第2min或;
②第6min;③第8 min。
(3)若从开始到第4 min建立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35.92kJ则该反应的△H=。
(4)反应在第4 min建立平衡,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5) 判断第9 min时是否达平衡,说明理由。
Ⅱ.已知:常温下,A酸的溶液pH=a, B碱的溶液pH=b
(1)若A为盐酸,B为氢氧化钡,且a=3,b=11,两者等体积混合,溶液的pH为。
A.大于7 B.等于7 C.小于7
(2)若A为醋酸,B为氢氧化钠,且a=4,b=12,那么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mol•L-1,B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mol•L-1。
(3)若A的化学式为HR,B的化学式为MOH,且a+b=14,两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则混合溶液中必定有一种离子能发生水解,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B、C、D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1)若A为金属单质,D是某强酸的稀溶液,则反应C+D→B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
(2)若A、B为盐,D为强碱,A的水溶液显酸性,则 ①C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B+A→C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3)若A为强碱,D为气态氧化物。常温时,将B的水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其pH随时间t变化可能如上图的图b或图c所示(不考虑D的溶解和水的蒸发)
①若图b符合事实,则D为(填化学式),此时图b中7(填“﹥”“﹤”“=”)。②若图c符合事实,则其pH变化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若A为非金属单质,D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们之间转化时能量变化如上图a,请写出1molA和D反应生成C的反应热为Δ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