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已知:C(s)+H2O(g)CO(g)+H2(g); ΔH一定温度下,在1.0 L密闭容器中放入1 mol C(s)、1 mol H2O(g)进行反应,反应时间(t)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的数据见下表:
时间t/h |
0 |
1 |
2 |
4 |
8 |
16 |
20 |
25 |
30 |
总压强p/100 kPa |
4.56 |
5.14 |
5.87 |
6.30 |
7.24 |
8.16 |
8.18 |
8.20 |
8.20 |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哪些选项可以说明该可逆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B.消耗1 mol H2O(g)的同时生成1 mol H2
C.混合气体的总体积
D.v正(CO) = v逆(H2)
(2)由总压强P和起始压强P0表示反应体系的总物质的量n总,n总= mol;
Ⅱ、根据最新“人工固氮”的报道,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表面可与水发生反应生成NH3,反应方程式:2N2(g)+ 6H2O(l)4NH3(g)+ 3O2(g),进一步研究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常压下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
(1)该反应的△H_____O, △S____0(填“>,<,=”)
(2)该反应在30℃、40℃时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_______K2(选填“>,<,=”)
(3)与目前广泛应用的工业合氨相比,该方法的固氮速率慢,氨的生成浓度低,有人提出在常压、450℃下进行该反应,效率将更高,科学家认为该方案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
Ⅲ、向等物质的量浓度Na2S、NaOH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其中H2S、HS−、S2−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滴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滴加过程H2S气体的逸出)。
试分析:
①B曲线代表 (用微粒符号表示)分数变化;滴加过程中,溶液中一定成立:c(Na+)= 。
②M点,溶液中主要涉及的离子方程式: 。
(1)下面各个小题已经给出了化学反应的反应物,试写出完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配平:(每小题2分,共6分)
过量乙酸与甘油的酯化反应
蔗糖水解:
CH3CH(OH)CH3的催化氧化:
(2).硫-碘循环分解水制氢主要涉及下列反应:
Ⅰ.SO2+2H2O+I2===H2SO4+2HIⅡ.2HIH2+I2Ⅲ.2H2SO4===2SO2+O2+2H2O
(1)一定温度下,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HI(g),发生反应Ⅱ,生成的I2为气体,H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0-2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υ(HI)=
(2)实验室用Zn和硫酸制取H2,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填序号)
a.加入浓硝酸b.加入少量CuSO4固体 c.用粗锌代替纯锌
d.加热 e.把锌粒弄成锌粉 f.用98.3%浓硫酸
(1)下列物质中,与CH2 =CHCH2OH属于同系物的有,与CH2 =CHCH2OH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填序号)
A.CH3CH2OH | B.CH2 =CH—CH=CH—CH2—OH |
C.CH3CH=CHCH2OH | D.CH3CH2CHO![]() |
(2)某研究小组对铁生锈进行研究:
经过较长时间后,甲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上图中的铁钉最容易生锈的是(填字母),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②根据实验条件判断,在铁钉的锈蚀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环己烯又名四氢化苯,回答下列问题
(1) 推测环己烯_______(能、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 环己烯属于__________
A.乙烯的同系物 | B.苯的同系物 |
C.碳氢化合物 | D.己烯的同分异构体 |
E、芳香烃
(3) 将环己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混合充分震荡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4) 已知环己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A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
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B与C的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D的L层电子数等于K、M两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之和
(1)写元素符号:A为 ,C为 ,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是。
(2)写出A、B形成的化合物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E属于(“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有A、B、C、D同周期的四种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质子数均小于18。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该元素阳离子与N3-核外电子排布相同;B元素原子核外各轨道上均无成单电子;C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s2np1;D-的核外电子构型与Ar相同。
(1)写出A、C、D的元素名称:A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B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D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填元素符号)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