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中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 |
B |
C |
D |
| 实验 方案 |
![]() |
![]() |
![]() |
![]() |
| 实验 目的 |
验证FeCl3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 |
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
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SO2 |
比较HCl、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 |
试管中盛有少量的白色固体,可能是铵盐,检验的操作是:
| A.加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
| B.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
| C.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酚酞试剂 |
| D.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紫色石蕊试剂。 |
在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中,二氧化氮
| A.只是氧化剂 | B.只是还原剂 |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
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 、N2B 、NO C、NO2D 、CO
可逆反应mA(s)+nB(g)
pC(g)+q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T2>T1),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到达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质量分数增大 |
| B.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则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 C.平衡后,增大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 D.化学方程式中一定n>p+q |
关于浓度均为0.1 mol/L的三种溶液:①氨水、②盐酸、③氯化铵
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NH4+):③>① |
| B.水电离出的c(H+):②>① |
| C.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H+)=c(OH-)+c(NH3·H2O) |
D. 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NH4+)>c(Cl-)>c(OH-)>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