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B.温度大于t2℃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
C.当甲中混入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甲 |
D.t2℃时甲、丙两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二者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都不会改变 |
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 | B.该元素原子的核外有18个电子 |
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 |
已知2FeSO4 + 6Na2O2 2X + 2Na2O + 2Na2SO4 + O2↑,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
A.Na2FeO4 | B.Na2Fe2O3 | C.NaFe2O4 | D.Na2FeO3 |
下列实验的错误操作与“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标签受损 | B.受热仪器破裂 | C.溶液蒸不干 | D.读数不准确 |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 | B.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 |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钢、氧化镁、空气 | B.氮气、氧气、牛奶 |
C.稀有气体、水、果汁 | D.金刚石、冰水、矿物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