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
孔子年三十五,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嗣懿子曰诫:告诫
B.已而鲁,斥乎齐去:到达
C.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偏僻
D.吾即,若必师之没:死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斥齐,逐乎宋、卫吾又何怨今之人
B.处辟,行中正北海赊,扶摇可接
C.与语三日,授之政。夫颛臾,昔者先王为东盟主
D.鲁大夫孟釐子病死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下列各组句子,分别说明孔子“执政才能”“好学有才”的一组是

A.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
B.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C.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于是反鲁,鲁复善待
D.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吾即没,若必师之

断句。
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翻译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襚①吊之。
俄从通使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下邳,贼众十馀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须陀曰:“贼见兵却,必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又与孙宣雅战海曲,先登。以前后功擢建节尉。
从须陀击李密荥阳。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密与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滨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与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贼不敢逼,于是来降。
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瓶,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寻授秦王右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进封翼国公。每敌有骁将锐士震燿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
后稍多疾,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选自《新唐书秦琼传》,有删改)
注①:襚:向死者赠衣被。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须陀委营遁,明月悉兵追蹑遁:撤军
B.即斩关纳外兵纳:容纳
C.策其马谢世充曰谢:告别
D.走宋金刚于介休走:使走,击退

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秦琼勇武过人,战功赫赫的一组是()
①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馀屯
②密得叔宝大喜,以为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
③滨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
④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
⑤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

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攻打卢明月时,须陀要派人去偷袭,众人没有愿意去的,只有秦琼和罗士信自告奋勇前往。他们奋勇杀敌,最终大败卢明月。
B.几经辗转,秦琼被李密任命为帐内骠骑。有一次李密在作战中中箭,坠于马下,这时追兵又到了,幸亏秦琼保护他,他才免于一死。
C.秦琼英勇善战,战功赫赫,他所侍奉的主子如来护儿、李密、唐高祖、秦王均十分看重他。但王世充却不重用他,因此他才改投在唐高祖的门下。
D.秦琼在军队中长大,经历了两百多次战争,累官进爵,多次受封赏。后来秦琼生病,去世后他的灵柩葬在昭陵。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
(2)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璜,字廷实。少从父之官,坠江中不死。稍长,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登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出为济南知府。猾吏舞文,积岁为蠹。璜择愿民教之律令,得通习者二十余人,逐吏而代之。汉庶人①牧场久籍于官,募民佃。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阅七年,政绩大著。正德初,擢顺天府丞,未上,刘瑾恶璜,坐巡抚朱钦事,逮下诏狱,除名,瑾诛,复职。寻调山东。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为争得免。擢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以边警改理畿辅②戎备。事定,命振顺天诸府饥,还佐部事。
世宗即位,进左侍郎,掌部事。裁宦官赐葬费及御甩监料价,革内府酒醋面局岁征铁砖价银岁巨万。嘉靖元年进尚书。刘瑾创玄明宫,糜财数十万,瑾死,奸人献为皇庄。帝即位,斥以予民,既而中旨令仍旧。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会方修仁寿、清宁宫,费不继。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合并斥卖以资用,可无累民,帝可之。诏营后父陈万言笫,估工值六十万,璜持之。万言诉于帝,下郎中、员外二人诏狱。璜言: “二巨无与,乞罪臣。 ”帝不听,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二人获释,工价亦大减。诏建玉德殿,景福、安喜二宫,璜请俟仁寿宫成,徐议其事,帝不许。顷之,以灾异申前请,帝始从之,并罢仁寿役。
璜为尚书六年,值帝初政,锐意厘剔,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璜素与秦金齐名,考察自陈,与金俱致仕。廷臣乞留,不许,驰驿给夫廪如故事。璜有干局,多智虑。事棼镨,他人相顾愕眙,璜立办,既去,人争荐之.(节选自《明史·赵璜传》 )
【注】①汉庶人:指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煦。 ②畿辅:国都附近的地方。
对 下 列 句 子 中 划线的 词 的 解 释 ,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3分 )()

A.璜择民教之律令 愿:质朴,恭谨
B.汉庶人牧场久于官 籍:登记
C.以灾异前请 申:明白
D.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疏 浸:逐渐

以 下 各 组 句 子 中 , 全 部 表 明 赵 璜 体 恤 民 生 的 一 组 是 ( 3分 )()
①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 ②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
③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④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
⑤二臣无与,乞罪臣 ⑥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③④⑤ D.②③⑥

下 列 对 原 文 有 关 内 容 的 概 括 和 分 析 ,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3分 )()

A.赵璜善于治理政务,政绩卓出。在济南任职时,保住了农户租种的牧场的土地;在山东任职时,能据理力争,减免地方百姓的赋税。
B.赵璜恪尽职守,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职能。担任左侍郎时,就能大胆裁减内廷开支;担任尚书后,更是在缩减皇室的营造工程方面不遗余力。
C.赵璜正言直谏,遭到同朝官员的排挤。起初就因刘瑾的谗言,受巡抚朱钦的牵连而入狱,后来更因权臣的弹劾,与秦金一起致仕还乡。
D.赵璜很有才干,富于智慧。遇到一些纷乱错杂的事件,在其他人还为此观望惊讶之时,他能立即找到处理的办法。

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事定,命振顺天诸府饥,还佐部事, (5 分)
(2)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 (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朱治字君理,丹杨故鄣人也。初为县吏,后察孝廉,州辟从事,随孙坚征伐。中平五年,拜司马,从讨长沙、零、桂等三郡贼周朝、苏马等,有功,坚表治行都尉。从破董卓于阳人,入洛阳。表治行督军校尉,特将步骑,东助徐州牧陶谦讨黄巾。
会坚薨,治扶翼策,依就袁术。后知术政德不立,乃劝策还平江东。时太傅马日磾在寿春,辟治为掾,迁吴郡都尉。是时吴景已在丹杨,而策为术攻庐江,于是刘繇恐为袁、孙所并,遂构嫌隙。而策家门尽在州下,治乃使人于曲阿迎太妃及权兄弟,所以供奉辅护,甚有恩纪。治从钱唐欲进到吴,吴郡太守许贡拒之于由拳,治与战,大破之。贡南就山贼严白虎,治遂入郡,领太守事。策既走刘繇,东定会稽。
权年十五,治举为孝廉。后策薨,治与张昭等共尊奉权。建安七年,权表治为吴郡太守,行扶义将军,割娄、由拳、无锡、毗陵为奉邑,置长吏。征讨夷越,佐定东南,禽截黄巾余类陈败、万秉等。黄武元年,封毗陵侯,领郡如故。二年,拜安国将军,金印紫绶,徙封故鄣。
权历位上将,及为吴王,治每进见,权常亲迎,执版交拜,飨宴赠赐,恩敬特隆,至从行吏,皆得奉贽私觌,其见异如此。
初,权弟翊,性峭急,喜怒快意,治数责数,谕以道义。权从兄豫章太守贲,女为曹公子妇,及曹公破荆州,威震南土,贲畏惧,欲遣子入质。治闻之,求往见贲,为陈安危,贲由此遂止。
权常叹治忧勤王事。性俭约,虽在富贵,车服惟供事。权优异之,自令督军御史典属城文书,治领四县租税而已。然公族子弟及吴四姓多出仕郡,郡吏常以千数,治率数年一遣诣王府,所遣数百人,每岁时献御,权答报过厚。是时丹杨深地,频有奸叛,亦以年向老,思恋土风,自表屯故鄣,镇抚山越。诸父老故人,莫不诣门,治皆引进,与共饮宴,乡党以为荣。在故鄣岁余,还吴。黄武三年卒,在郡三十一年,年六十九。
(选自《三国志·吴书十一》)
【注】①扶翼:辅佐。②贽:礼物。③觌:见。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坚薨会:适逢
B.遂嫌隙构:设计陷害
C.贡南山贼严白虎就:投靠
D.莫不门诣:造访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从破董卓阳人贪财货,好美姬
B.于是刘繇恐袁、孙所并其人居远未来,而留待
C.亦年向老,思恋土风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治皆引进,共饮宴而吾子之所共适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朱治忧勤王事的一组是(  )
①后知术政德不立,乃劝策还平江东
②后策薨,治与张昭等共尊奉权
③治每进见,权常亲迎
④征讨夷越,佐定东南,禽截黄巾余类陈败、万秉等
⑤治闻之,求往见贲,为陈安危
⑥以年向老,思恋土风,自表屯故鄣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⑤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吴郡太守许贡拒之于由拳,治与战,大破之。
译文:
(2)策既走刘繇,东定会稽。
译文:
(3)治闻之,求往见贲,为陈安危,贲由此遂止。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齐愍王既灭宋而骄,欲为天子。
燕昭王日夜抚循其人,益为富实,乃与乐毅谋伐齐。乐毅曰:“齐,霸国之余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约赵及楚、魏。”于是使乐毅约赵,别使使者连楚、魏,且令赵啖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王之骄暴,皆争合谋与燕伐齐。
燕王悉起兵,以乐毅为上将军。秦尉斯离帅师与三晋之师会之。赵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并将秦、魏、韩、赵之兵以伐齐。齐愍王悉国中之众以拒之,战于济西,齐师大败。分魏师以略宋地,部赵师以收河间,身率燕师,长驱逐北。剧辛曰:“齐大而燕小,赖诸侯之助以破其军,宜及时攻取其边城以自益,此长久之利也。今过而不攻,以深入为名,无损于齐,无益于燕,而结深怨,后必悔之。”乐毅曰:“齐王伐功矜能,谋不逮下,废黜贤良,信任谄谀,政令戾虐,百姓怨怼。今军皆破亡,若因而乘之,其民必叛,祸乱内作,则齐可图也。若不遂乘之,待彼悔前之非,改过恤下而抚其民,则难虑也。”遂进军深入。齐人果大乱失度,愍王出走。燕王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为昌国君,遂使留徇齐城之未下者。
乐毅闻昼邑人王蠋贤,令军中环昼邑三十里无入。使人请蠋,燕人曰:“不来,吾且屠昼邑!”蠋曰:“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国破君亡,吾不能存,而又欲劫之以兵,吾与其不义而生,不若死!”自奋绝脰而死。燕师乘胜长驱,齐城皆望风奔溃。乐毅修整燕军,禁止侵掠,求齐之逸民,显而礼之。宽其赋敛,除其暴令齐民喜悦。六月之间,下齐七十余城。
荀子论之曰:国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节选自《资治通鉴•周记四》)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燕昭王日夜抚其人(顺从)
B.诸候齐王之骄暴(害怕)
C.分魏师以宋地(侵略)
D.齐王伐功能(夸耀)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与乐毅谋伐齐不知有汉
B.宜及时攻取其边城自益去六月息者也
C.若而乘之利乘便
D.又欲劫之以兵耻学于师

下列各组句子中,表明乐毅“能而好贤”的一组是()
①王必欲伐之,莫如约赵及楚、魏 ②赵王以相国印授乐毅
③秦尉斯离帅师与三晋之师会之 ④求齐之逸民,显而礼之
⑤六月之间,下齐七十余城⑥宽其赋敛,除其暴令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乐毅起先反对燕国对齐国发动战争,原因是齐国强大而燕国弱小,更何况强大的秦国不愿意支援燕国打蠃这场战争。
B.剧辛认为乐毅不应该在没有他国军队支援的情况下孤军深入,应该以占领边境城池为主要目的,这样会充实燕国的领土。
C.乐毅听说王蠋贤能,就下令军队不要骚扰王蠋,并派人前云相邀谋事,但王蠋最终还是因为乐毅的部下恶意相逼而自杀身亡。
D.荀况认为,天下如由无道之君把持,就生不如死,即便只想做一个普通百姓,也还是不能实现这一可怜愿望。

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使乐毅约赵,别使使者连楚、魏,且令赵啖秦以伐齐之利。
(2)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朱修之,字恭祖,义兴平氏人也。曾祖焘,晋平西将军。祖序,豫州刺史。父谌,益州刺史。修之自州主簿迁司徒从事中郎,文帝谓曰:“卿曾祖昔为王导丞相中郎,卿今又为王弘中郎,可谓不忝尔祖矣。”后随彦之北伐。彦之自河南回,留修之戍滑台,为虏所围,数月粮尽,将士熏鼠而食之,遂陷于虏。
拓跋焘嘉其守节,以为侍中,妻以宗室女。修之潜谋南归,妻疑之,每流涕问其意,修之深嘉其义,竟不告也。后鲜卑冯弘称燕王,拓跋焘伐之,修之与邢怀明并从。又有徐卓者,复欲率南人窃发,事泄被诛。修之、怀明惧奔冯弘,弘不礼。留一年,会宋使传诏至,修之名位素显,传诏见即拜之。彼国敬传诏,谓为“天子边人”,见其致敬于修之,乃始加礼。时魏屡伐弘,或说弘遣修之归求救,遂遣之。
元嘉九年,至京邑,以为黄门侍郎,累迁江夏内史。雍州刺史刘道产卒,群蛮大动,修之为征西司马讨蛮,失利。孝武初,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修之在政宽简,士众悦附。及荆州刺史南郡王义宣反檄修之举兵修之伪与之同,而遣使陈诚于帝。帝嘉之,以为荆州刺史。义宣闻修之不与己同,乃以鲁秀为雍州刺史,击襄阳。修之命断马鞍山道秀不得前乃退及义宣败于梁山单舟南走修之率众南定遗寇时竺超民执义宣修之至乃杀之以功封南昌县侯
  修之治身清约,凡所赠贶,一无所受。有饷,或受之,而旋与佐吏分之,终不入己,唯以抚纳群蛮为务。征为左民尚书,转领军将军。去镇,秋毫无犯,计在州然油及牛马谷草,以私钱十六万偿之。然性俭克少恩情,姊在乡里,饥寒不立,修之未尝供赡。尝往视姊,姊欲激之,为设菜羹粗饭,修之曰:“此乃贫家好食。”致饱而去。
修之后坠车折脚,辞尚书,领崇宪太仆,仍加特进、金紫光禄大夫。以脚疾不堪独行,特给扶侍。卒,赠侍中,特进如故。谥贞侯。选自《宋史·列传第三十六 朱修之传》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可谓不尔祖矣忝:辱没
B.又有徐卓者,复欲率南人窃发:谋叛
C.以为侍中,以宗室女妻:嫁
D.见其致敬于修之,乃始礼加:更加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将士熏鼠食之致饱
B.遂陷虏见其致敬修之
C.以鲁秀为雍州刺史此贫家好食
D.朱修之……义兴平氏人竟不告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朱修之能守节的一组是()(3分)
①留修之戍滑台,为虏所围②修之潜谋南归③复欲率南人窃发
④而遣使陈诚于帝⑤修之率众南定遗寇⑥然性俭克少恩情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修之和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一样,都担任不小的官职。后来跟随到彦之北伐,在留守滑台的时候,被敌人围困,虽坚持数月,但最终被俘。
B.修之治身清廉简约,凡是赠送的礼物,他一点都不接受,而发下的军粮,他有时会接受下来,但很快就同下吏属员分享,或用以安抚群蛮。
C.朱修之克勤克俭,廉洁奉公,从不对亲属额外照顾。他看望姐姐时,姐姐准备了很差的饭菜来激他,但他不为所动,甘之如饴。
D.虽然拓跋焘很赏识他,但朱修之毕竟是南人而时时想着回去。后来在随拓跋焘讨伐冯弘时,终于找机会逃走,最终在传诏的帮助下回到了宋国。

断句与翻译。
⑴ 用“/” 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修之命断马鞍山道秀不得前乃退及义宣败于梁山单舟南走修之率众南定遗寇时竺超民执义宣修之至乃杀之以功封南昌县侯
⑵ 翻译下列句子
① 及荆州刺史南郡王义宣反,檄修之举兵。修之伪与之同,而遣使陈诚于帝。
② 计在州然油及牛马谷草,以私钱十六万偿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