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甲、乙、丙和丁共4组实验,用1 000 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四条曲线对应的条件分别是( )
| A.①—丁、②—乙、③—丙、④—甲 |
| B.①—乙、②—甲、③—丁、④—丙 |
| C.①—甲、②—乙、③—丙、④—丁 |
| D.①—丙、②—甲、③—丁、④—乙 |
马达加斯加群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峡,但是两地生物种类有许多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它们的祖先不同 | B.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 |
| C.变异的方向不同 | D.岛上的生物未进化 |
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不能解释的问题是()
①生物的多样性;②保护色;③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④变异的不定向和选择的定向;
⑤自然选择对遗传和变异如何起作用;⑥生物的生存斗争
| A.①② | B.④⑥ | C.③⑤ | D.④⑤ |
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 B.Ⅱ-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
| C.Ⅱ-5与Ⅱ-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 |
| D.Ⅲ-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 |
生物体内性状的表达一般遵循“DNA→RNA→蛋白质”的原则。下面是几种与此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细胞的一生中,DNA一般是不变的,RNA和蛋白质分子是变化的
B.DNA→RNA是在细胞核中完成的,RNA→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完成的
C.在同一个体不同的体细胞中,DNA相同,RNA和蛋白质不一定相同
D.在细胞的一生中,DNA、RNA和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变的
豌豆种子的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现有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两个纯种品系,用它们作亲本进行杂交,得F1,再使F1自交,得F2,为获得稳定遗传的绿色圆粒豌豆,对F2还应()
| A.从F2中选出绿色圆粒个体,使其杂交 |
| B.从F2中直接选出纯种绿色圆粒个体 |
| C.从F2中选出绿色圆粒个体,使其反复自交 |
| D.将F2的全部个体反复自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