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发现某种蜣螂提高了“生活品位”,不仅吃粪便,还取食蜈蚣、千足虫等。与普通蜣螂相比,这种蜣螂后腿较卷曲,便于捕猎,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内脏。由此得不出的结论是
A.从进化的角度看,这种蜣螂与普通蜣螂存在生殖隔离 |
B.从生态系统成分看,这种蜣螂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 |
C.与普通蜣螂相比较,这种蜣螂类型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D.与普通蜣螂相比较,这种蜣螂种群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
糖元、核酸和淀粉酶的基本单位分别是
A.碱基、单糖、氨基酸 |
B.葡萄糖、碱基、氨基酸 |
C.葡萄糖、核苷酸、氨基酸 |
D.乳酸、核苷酸、葡萄糖 |
生物界在基本组成上的高度一致性表现在
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基本一致 ②各种生物体的核酸都相同 ③构成核酸的碱基都相同 ④各种生物体的蛋白质都相同 ⑤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相同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⑤ |
D.③④⑤ |
人体内磷脂的重要生理作用是
A.细胞各种膜结构的骨架物质 |
B.协助脂溶性物质的吸收 |
C.氧化分解为机体提供能量 |
D.合成脂类激素和维生素D的原料 |
有关糖类生理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 |
B.葡萄糖是重要的能源物质 |
C.糖元是所有生物体储备的能源物质 |
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
经化学分析法测得某种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及其含量分别是C:92.393%、O:3.1518%、N:2.754%、H:1.214%、S:0.006%、Fe:0.006%,该物质最可能是
A.蛋白质 |
B.糖类 |
C.脂肪 |
D.核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