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某导线的特性,某同学所做部分实验如下:
(1)用螺旋测微器测出待测导线的直径,如图甲所示,则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mm;
(2)用多用电表直接测量一段导线的阻值,选用“×10”倍率的电阻档测量,发现指针偏转角度太大,因此需选择 倍率的电阻档(选填“×1”或“×100”),欧姆调零后再进行测量,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测量值为 Ω;
(3)另取一段同样材料的导线,进一步研究该材料的特性,得到电阻R 随电压U变化图像如图丙所示,则由图像可知,该材料在常温时的电阻为 Ω;当所加电压为3.00V时,材料实际消耗的电功率为 W.(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让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各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 s打一个点。
(1)打点计时器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可用表达式vG=____________进行计算,式中各量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上式计算出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为vG=____________m/s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痕进行测量,即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 |
C.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 |
D.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同时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 |
E.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或者操作不当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将其
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在横线处)
(2)利用这个装置也可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的数值.如图所示,根据打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的连续的五个点A、B、C、D、E,测出A距起始点O的距离为s0,点AC间的距离为s1,点CE间的距离为s2,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f,根据这些条件计算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_________。
(3)在上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总是大于重锤动能的增加,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重锤下落的过程中存在阻力作用,可以通过该实验装置测阻力的大小.若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公认的较准确的值为g,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试用这些物理量和上图纸带上的数据符号表示出重锤在下落的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F =_____。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如下问题:一轻弹簧竖直悬挂于某一深度为h=25.0cm,且开口向下的小筒中(没有外力作用时弹簧的下部分位于筒内,但测力计可以同弹簧的下端接触),如图(甲)所示,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筒的下端弹簧的长度l,现要测出弹簧的原长l0和弹簧的劲度系数,该同学通过改变l而测出对应的弹力F,作出F-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弹簧的原长l0=cm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时,某同学测得的数值大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引起这一误差的可能原因是
A.摆线上端未系牢,摆动中松驰了 |
B.把摆线长当摆长 |
C.把摆线长加摆球直径当成摆长 |
D.测量周期时,当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启动秒表并数下“1”,直到第30次同向过平衡位置时制动秒表,读的经历时间t,用周期T=t/30来进行计算 |
多用表在测量时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当转换开关分别指示的位置如图20-8(a)、(b)、(c)时,多用表的读数分别为:
(a)挡的读数的_________________.
(b)挡的读数的_________________.
(c)挡的读数的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