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W、Q、R、X、Y、Z六种元素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已知W原子1s轨道上只有一个电子,Q、X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Z的原子序数为29,除Z外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Y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1)sn(n+1)pn。请回答下列问题:
(1)Q和W能形成一种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该化合物的中心原子采取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该分子中含有____个
键。
(2)Z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向Z的硫酸盐中逐滴加入氨水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为深蓝色溶液,加入乙醇会析出蓝色晶体,该晶体中Z的离子与NH3之间的化学键为 。
(3)这六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与最小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晶体属于____晶体;W、Q、X三种元素之间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醛的沸点,理由是 。邻甲基苯甲醛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1 mol 苯甲醛分子中σ键为 mol。
(4)元素X的阴离子Xn-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和L电子层,CnX晶体的最小结构单元如图所示。
该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比为____,晶体中每个Xn-被 个等距离的C+离子包围。
氨和水都是常用的试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基态氮原子的核外电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与成对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
(2)NH3分子可结合一个H+形成铵根离子(NH)。
①NH3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_。
②NH3分子与H+结合的过程中未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微粒的空间结构 B.N原子的杂化类型 C.H—N—H的键角
(3)将氨气通入CuSO4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继续通过量氨气,沉淀溶解,得到蓝色透明溶液。[Cu(H2O)6]2+(水合铜离子)和[Cu(NH3)4]2+中共同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生成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
(1)右图是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图。
①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请在图中画出该反应的活化能E和反应热ΔH,并作相应标注。
③催化剂在实际生产中往往起关键作用,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的原因是。
(2)已知生成1mol 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放出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473K,101KPa时,把1mol H2和1mol I2放在某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热化学方程式如下:H2(g)+I2 (g)
2HI(g) ΔH=-14.9kJ/mol,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小于14.9kJ,其原因是 。
H2S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有毒的可燃性气体,高温下可以分解,其水溶液叫氢硫酸(二元弱酸,较强还原性)。
(1)用30% FeCl3溶液作吸收液能吸收H2S气体,反应方程式为:2FeCl3+H2S=S↓+2FeCl2+2HCl,废吸收液经电解可循环使用。
①该反应中H2S显 (填字母代号)。
a、不稳定性 b、弱酸性c、氧化性 d、还原性
②检验废吸收液中是否含有Fe3+的适宜试剂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③强酸性的废吸收液电解可生成FeCl3和一种分子量最小的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已知:H2S在高温下分解生成硫蒸气和H2。现测得某温度下,H2S分解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①表示H2的曲线是 (填“A”、“B”或“C”)。
②生成硫蒸气的分子式为 。
下列共有四组物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 X |
Y |
Z |
|
| ① |
NaOH溶液 |
Al(OH)3 |
稀硫酸 |
| ② |
MgCl2溶液 |
酚酞溶液 |
NaCl溶液 |
| ③ |
Na2O |
Na2CO3 |
NaHCO3 |
| ④ |
KOH溶液 |
Al |
稀盐酸 |
(1)同组物质中,X、Y、Z均是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数字符号)。
(2)同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又能与Z发生氧化反应反应的是 (填数字符号)。
(3)写出第①组X与Y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若只用一种试剂即可将第②组物质区分开来,该试剂是 。
(5)第③组固体Y中混入了少量的Z,除去少量的Z的最好方法是 。
NaNO2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
(1)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反应,鉴别NaNO2和NaCl。可选用的物质有:①水、②碘化钾淀粉试纸、③淀粉、④白酒、⑤食醋,你认为必须选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3)某厂废液中,含有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下列试剂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的是____________。
| A.NaCl | B.NH4Cl | C.HNO3 | D.浓H2SO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