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氢气球遇火燃烧爆炸,是因为氢气受热分子间隙增大 |
B.饱和NaHCO3溶液的pH=8,说明NaHCO3溶液显碱性 |
C.干冰制造舞台云雾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
D.在食品包装袋内充入氮气是为了防止食物变质 |
下列有关铁的叙述中,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A.能导电 | B.有良好的延展性 | C.能导热 | D.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 |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展示出了打捞“南澳一号”沉船中的部分文物,包括锡壶、
秤杆、核桃、围棋子、镏金彩瓷、青花瓷、陶器、铁器、铜器、类似戒指、铜钱串等。
其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锡壶 | B.青花瓷 | C.铜器 | D.铁器 |
学生学习和生活用品涉及的主要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铅笔芯 | B.不锈钢餐具 | C.纯棉T恤 | D.塑料袋 |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水稀释 |
B.向接近饱和的食盐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 |
C.高温煅烧石灰石 |
D.向两份相同质量的、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和铁 |
下列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对4个实验设计的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目的 |
证明醋酸溶液呈酸性 |
检验氯离子 |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 |
检验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
方案一 |
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变红 |
先加硝酸银溶液,再滴加稀硝酸 |
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 |
加稀盐酸 |
方案二 |
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 |
先加硝酸银溶液,再滴加稀盐酸 |
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
加澄清石灰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