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碳﹣氧循环中,能使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
A. | 人类 | B. | 细菌、真菌 | C. | 哺乳动物 | D. | 绿色植物 |
利用温室大棚生产蔬菜时,有时会设法增加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夜间还会适当降低温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A. | 增强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 |
B. | 增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
C. | 降低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 |
D. | 降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
"藕断丝连"是常见的现象,这里的"丝"来自植物体的什么组织()
A. | 输导组织 | B. | 分生组织 | C. | 营养组织 | D. | 保护组织 |
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转动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
B. | 调节反光镜对光,光线较强时用凹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平面镜 |
C. | 观察微小结构时,应先使用低倍镜,再使用高倍镜 |
D. | 物像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
结合如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图中的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 |
B. | 图中体现的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
C. | 抗体和抗原的结合能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所以图中表现的是特异性免疫 |
D. | 吞噬细胞的作用是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种特定病原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