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屋(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他是( )代( )人。
念奴娇
江山信美,快平生、一览南州风物。
落日金焦,浮绀宇,铁瓮犹残城壁。
云拥潮来,水随天去,几天沙鸥雪。
消磨不尽,古今天宝人杰。
(2)这篇散曲的作者是白朴,他是我国( )代( )家。
(3)课文内容我知道。
唐( )、宋( )元( ),
名( )、名( )传(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掌声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位叫小英的同学,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因为小时候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
一天上语文课,老师让同学们轮流走上讲台讲故事。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名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了解小英的情况。
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小英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谁带的头,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掌声渐渐平息,小英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故事。故事十分动人,她普通话说得也很好。当她讲完的时候,教室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微笑着走下讲台。
说也奇怪,从那次以后,小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不再忧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
后来,小英在给我的来信中说:“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的掌声,它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我永远感谢那掌声。”
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用自己的掌声去鼓励别人。
说朗读课文。说说小英上讲台讲故事得到的两次掌声包含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骤然——()
持久——()联系课文分析,我们想通过掌声对英子说些什么?
英子明白我们的心意吗?你从课文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阅读短文
爱心在这里闪光
在“为灾区人民献爱心”的横幅下,一群人密密地围在“募捐处”周围。
这时,一个小姑娘高兴地跑到募捐台前,把一元钱轻轻地放在一个阿姨手上,然后蹦蹦跳跳地回到妈妈身边。见了这一情景,一个中年人说:“多么可爱的孩子呀!”接着又有一群人走到这里,无数爱心在闪光。照样子写词语。
蹦蹦跳跳()()()()“无数爱心在这里闪光”指:
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做?
阅读短文。
小猴做新衣
小猴打算为自己做一套新衣裳。
他向大象伯伯请教:“我做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布料?”大象伯伯说:“我看最少也得五丈。”小猴有点不相信,又向松鼠叔叔请教。松鼠叔叔说:“我看五寸就够了。”
究竟谁说得对呢?小猴为难了,决定向山羊阿姨请教。山羊用尺在小猴身上量了量:“不是五丈,也不是五寸,而是五尺。”
小猴买了五尺布,请山羊阿姨帮他做。新衣服做好了,小猴穿上新衣来到湖边一照,啊!真合适。短文共有____小节,第二小节有____句话。用直线画出这节里小猴说的话。
小猴做新衣,先请教_______,再请教_______,最后请教_______。
小猴能穿上合适的新衣是听了:()
①松鼠的话。
②山羊的话。
③大象的话。给下面的句子加上量词。
①大象做一套衣服最少也得五( )布。
②小猴做一套衣服用了五( )布。
③松鼠做一套衣服五( )布就够。
阅读理解
我们教室里有一盆冬青草,它茎长,叶绿。说它茎长,一点也不过分,要是你把它放在一张课桌上,它那长长的茎都要碰到地面了;说它叶绿,也一点也不过分,它那又细又短的叶子,绿得像春天的麦苗。它那又细又软的茎往下垂着,要是你把它竖起来,远远看去跟你差不多。它的叶子很密,尖尖的像松针似的。
冬青草每天都伴着我们学习、唱歌、画画……一阵风吹过,冬青草随风摆动,像是随着我们的歌声翩翩起舞。我非常喜欢这盆冬青草,因为树叶落了、花草枯了的冬天,它还是绿的那样可爱。用“—”画出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拟人句,用“~”画出来。
注意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用法,再照样子写几个词语。
翩翩起舞()()()
阅读短文。
有趣的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
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枝肢)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quánjuǎn)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呢!
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bèibēi)着瓜溜走了。选择正确的字词、读音,用“√”画出来。
参考答案:(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形近字及多音字在读音及含义上的区分能力。在具体的词语中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画出描写刺猬外形特点的语句并抄写。
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出这句话是把什么比作什么。
刺猬的硬刺有什么作用?试着写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