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小屋(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他是(  )代(  )人。
念奴娇
江山信美,快平生、一览南州风物。
落日金焦,浮绀宇,铁瓮犹残城壁。
云拥潮来,水随天去,几天沙鸥雪。
消磨不尽,古今天宝人杰。
(2)这篇散曲的作者是白朴,他是我国(  )代(  )家。
(3)课文内容我知道。
唐(  )、宋(  )元(  ),
名(  )、名(  )传(  )。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诗歌意境鉴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的母亲(节选)
哥哥似乎没有同我玩耍过。有时候,他去读书,有时候,他去学徒;有时候,他也去卖花生或樱桃之类的小东西。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我不明白这都是什么事,而只觉得与他很生疏。与母亲相依如命的是我与三姐。因此,他们作事,我老在后面跟着。他们浇花,我也张罗着取水;他们扫地,我就撮土……从这里,我学得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还被我保存着。
(1)用带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通过母亲养成了什么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完成练习。
我总觉得妈妈的心脏会永远地跳动着,却从来没料到,我刚大学毕业,妈妈就突然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妈妈,请您在天之灵原谅我,原谅我儿时的不懂事!而我却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什么都可以忘记,却永远不能忘记您给予我们的一切……
(1)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什么都可以忘记,可以忘记____________,可以忘记____________,可以忘记____________,却永远不能忘记您给予我们的一切……
(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妈妈给予我的一切具体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比金子还宝贵
七月底的一天,山洪暴发,铁路被冲垮,万名旅客被困在新疆哈密市火车站。
哈密的老百姓知道后,自发地把自家的食物和饮料送给被困旅客。我们一家三口也加入了这个行列。被酷暑和饥饿折磨的旅客,收到人们送来的食物,原来焦虑的脸上都露出了感激之情。
忽然,阵阵诱人的香味飘来,只见一位个体户已在露天为旅客炒菜呢!旁边的一块牌子上端端正正地写着“免费供应”四个大字。只见她动作敏捷,切菜、炒菜、端菜……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不住地往下滴,她也顾不得擦一把。一位旅客感叹地说:“我到过很多地方,像这样的个体户还头一次见到!”
“哈密瓜,哈密瓜,免费供应,免费供应!”一位维吾尔族老爷爷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大声喊着。原来他把自己准备到集市上卖的瓜拉到了这里。他没要一分钱,把满满的一车瓜全部送给了被困的旅客。
送饭的、送糕点的、送瓜果的、送茶水的……哈密人对待旅客就像对自家人一样。一幕幕热情相助的场景,留在了被困旅客的脑海里,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1)为了救助被困的旅客,哈密人做了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
①只见她动作敏捷,切菜、炒菜、端菜……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不住地往下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送饭的、送糕点的、送瓜果的、送茶水的……哈密人对待旅客就像对自家人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一家三口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中的“这个”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题目是“比金子还宝贵”,你读了这篇文章,觉得什么比金子还宝贵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她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5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嘎吱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1)此时,桑娜是什么心情?用文中的一个四字词语概括,再用这个词语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片段中多处用到“……”,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闹着玩的吗?”这句话的深层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你处在桑娜的位置,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分析。
母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被严格地限定为3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喂牲口,全部依赖这3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渴啊!终于有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急了,挣脱了缰绳,闯入沙漠唯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急刹车。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5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都不像这头牛这般倔强。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渗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的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处分。”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3斤左右,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这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的沙堆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地往回走去。
20世纪末的一个晚上,从电视里看到这让人揪心的一幕时,我想起了幼时家里的贫穷困窘,想到了我那至今在乡下劳作的苦难的母亲,我和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一样,流下了滚滚热泪。
(1)只有半盆的3斤水在我们眼里太平常了,可是读完第1自然段文字,你一定感受到了它的“珍贵”,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了老牛两次哞叫,你一定能听懂老牛的声音。
①凄厉的哞叫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仰天长哞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还写了不同角色的哭。走进他们的内心,你一定能体会到:
①运水战士和司机的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牛眼中的泪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老牛眼中的泪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流下了滚滚热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去。”请你想想,这时人们的心里平静吗?假如你在场,看到这番情景,会发出怎样的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