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小木屋(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灰兔发现草地上有一朵蘑菇,他不屑地说:“太小了,没劲!”走着走着,大树下又出现了两三朵蘑菇,他仍看不上眼:“太少了,等出现一大片蘑菇时再采,多带劲!”就这样,他一直往前走着,他盼望的大片蘑菇却始终没有出现……
白兔一看到蘑菇,不论大小,马上采进篮子里,一两朵也好,三五朵也罢,都不放过。
太阳快落山了,白兔的篮子渐渐满了,而灰兔的篮子还是空空的,灰兔急哭了。
白兔把蘑菇分了一半给灰兔,认真地说:“因为你放弃了那不起眼的一两朵蘑菇,所以才会失去满满一篮子蘑菇。
(1)本文主要讲述了 和
去 的故事。
(2)想一想,为什么后来灰兔急得哭了呢?
(3)这篇故事中,你应该向谁学习?他让你懂得了怎样的一个道理呢?
读短文,完成练习.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baó ]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piān ]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①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②地球在宇航员的眼中是这样的: 地球事一个晶莹得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得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得水蓝色“纱衣”。
③划“”的句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④划“ ”的句子用了,将地球比作 。形象生动地说明了。
⑤看过这段话后,你对地球母亲有什么话想说?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 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它在这里”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把“我”比作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说“我很快乐, 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书如吃饭(节选)(10分)
雷抒雁
可对我,读书确如吃饭。吃饭,一日三餐,不能简略;读书,是和吃饭一样,不可忘记、不可马虎、不可一日荒过。
我的居室,书之外,少有长物。桌上、几上、厨上、厕上、床上,随处都有书。入睡之前,睡醒之后,都是读书的好时间。有时,偶尔失眠,便又开灯看书,直至倦极入睡。如厕,则有一些简短已成独立单元的书,摆在那里,一次读完一个单元。
读书可以增智、明理、添趣。常常为一件事、一通理,眼睛一亮,茅塞顿开,心里豁然开朗,独自傻了一般,抚掌不已。过去总听人说,读书有“不用之用”,看似闲书,却养神养气,延年增寿,如今信然。
我说读书如吃饭,其实是一要养成读书习惯;二要有阅读的饥渴感。当代人,较为注重功用,急功而近利;据说,现在又是快餐时代,一切都讲究“快”和“实际”。用“读图”、看电视、上网代替阅读。一本书,十多万字,数十万字,字字过目,行行过脑,太累!没有阅读习惯的人,没有阅读迫切感的人,实在难以坐下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是世界的客观存在。但书籍可以让我们与古人交谈,可以让我们与后人共语。当一部好的图书在你面前打开时,就是为你连接起通往世界的桥梁,为你打开通向古今的时间隧道。或者说,就像郁闷的日子,在你眼前打开一扇窗户,摆上一盆怒放的花朵。
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高雅!但我易一字:“不可居无书。”真正不厌弃你的朋友,是图书;真正使你变得高雅和有用的朋友是优秀的图书。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2分)
茅塞顿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抚掌不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短文的第2自然段,你体会到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说“读书如吃饭”的真正目的是要告诉人们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书籍有什么作用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说“读书如吃饭”,你认为读书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窃读记(节选)(10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2分)
贪心——( )喜爱——( )
(2)根据选文填空。(4分)
“我”害怕的是_______________,“我”喜欢去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最令“我”开心的、高兴的是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_____”的句子是对作者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描写,
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快乐阅读快乐生活(11分)
读书,兴趣很重要。我真正发自内心的读书兴趣,应该追溯到1980年代初期。那个时候,整个社会,读书学习的风气,特别浓厚。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我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时代,读书学习的时代。
读书,是多么好的事情啊!可是现在,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么认为。“读书有什么用?”“现在都忙挣钱了,谁还有时间看书?”有人这么说。我感到,读书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且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大事情。我想说的是,读书人,自古就有兼济天下的胸怀。把自己的读书体会、读书感悟,拿出来与其他人交流分享,营造读书氛围,倡导全民阅读,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古人云:“良田不耕长荒草,人不读书子孙愚。”还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的话不能全信,但也不是没有道理。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说:“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这是一种怎样的胸襟、感情和决心啊!中华民族勤劳而富有创造精神,创造了灿烂的五千年的文化。耕读传家一直是我们的光荣传统和生活理念,崇尚读书、倡导读书也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所积极实践的。无论是从国家、民族的角度,还是从个人的角度、个人的体会,我都觉得应该读书,读好书,做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文化人。
柳斌杰先生说:“我很早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我过去一年至少看200本书。现在大概也是。”我觉得现在,尽管人们比较忙,但是只要你想读书,就一定能够挤出时间来。读书要趁早,书到用时方恨少,所以一定要早点读书,能多读尽量多读。实在不能多读,也不要太勉强。我的态度是,快乐读书,快乐生活。不读则已,要读就要认真地读,快乐地读。读书不要把人搞得痛苦不堪,难以忍受,要是那样不如不读。
忙里偷闲,多读,勤读,快乐地读,读经典,读传记,读课本,读报刊,日积月累,在不知不觉中便有了变化,有了提高。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很好、很快乐、很自豪的。读书不必讲究新旧,只要是好书,都可以拿来看;也不必讲究形式,只要读着舒服、读着惬意、读着高兴,怎么读都可以。让我们快乐阅读,快乐生活,尽情享受读书和生活的无限美好。
(1)“溯”字我们不认识,应该使用查字法,先查,再查。在字典里“溯”有以下解释:①逆着水流的方向走;②往上推求或回想。在“追溯”中应该选择第种解释。(2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4分)
①胸襟——②崇尚——
(3)请你写出两句关于读书的名言。(2分)
(4)读了短文,你觉得作者倡导我们要怎样读书?(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