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恩格尔系数下降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在80%左右,之后长期在60%以上徘徊,温饱不足是那个时代我国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以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由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10年的19109元;恩格尔系数则从1978年的57.5%下降为2010年的35.7%。如今,我国百姓的消费结构正在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注:联合国粮农组织恩格尔系数的划分标准: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温饱;40%——49%为小康;30%——39%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材料二:2006一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情况
年份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
38.8 |
38.3 |
37.9 |
37 |
35.7 |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
45.0 |
44.7 |
43.7 |
43 |
43.2 |
注:改革开放以,我国政府注重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
(1)结合材料一,说明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在“十八大”召开之际,某校高三(1)班同学,开展了一次“社会调研我参与,我为祖国献计策”的社会走访活动。
走访活动一:社会民主渐完善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的起草充分发扬民主,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多次审议、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经反复修改,形成《决定》征求意见稿。
走访活动二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制定各种政策,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结合材料一,说明《决定》的起草过程蕴含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2)根据表格提供的文化发展相关材料,填写对应的政治生活道理。
文化发展相关材料 |
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
①坚持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① |
②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
② |
③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区域文化发展,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加快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
③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山东省不断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步伐。经过多年的发展,山东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已超过1 200亿元,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较低。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8.52%,占GDP的比重仅为3.12%,距离5%的支柱产业标准还差近2个百分点,而且75%以上的增加值来自传统产业,知识密集、附加值高的核心文化产业比重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材料二入世10年以来,中国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显著提高。中国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9.8%,达到并超过了世界贸易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要求。
(1)结合材料一,从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山东省支柱性产业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降低进口关税给我国企业发展带来哪些机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全球观众对选秀节目已经深感疲惫之时,某省卫视成功推出《中国好声音——The Voice of China》音乐评论节目,收视率屡创新高,成为2012年中国最热门事件。它花巨资从荷兰引进全套节目知识产权和设备,但不是单纯模仿和复制欧美的节目模式,而是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和社交网络媒体,并利用合理、系统的创新机制进行了中国化改造。大胆的创意,新奇的构想,“腕”级的评委,严谨的管理,亲民的视角,牢牢锁住了观众的眼球。这个节目发挥着巨大的文化影响力,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好声音》获得观众追捧,创造巨大商业价值对文化企业经营的启示。
(2)透视《中国好声音》音乐评论节目的成功,有人感慨地说:“《中国好声音》的成功,应归功于欧美节日的成功模式”。请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关知识评析该观点。(10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某市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状况对比
某市部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状况
占企业比重 |
产值增速 |
能耗增速 |
||
金属加工 |
25% |
40% |
10% |
60% |
造纸业 |
20% |
25% |
12.5% |
70% |
新能源 |
5% |
80% |
81% |
7% |
电子信息 |
8% |
98% |
90% |
9% |
材料二该市根据当地实际,积极响应十八大号召,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鼓励支持传统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实行强制性的整体退出;还根据本地实际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投入巨资恢复植被、修复生态,建设森林公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稳步增长的科学发展道路。
材料三该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着力提升本地的文化竞争力,利用本地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开发文化旅游业,推出一系列文化产品并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加了财政对图书馆、电影院、社区健身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还组织了“建设美丽家乡”的大讨论,让每一个市民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参与建设美丽家乡。
(1)从材料一中的信息可以看出该市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原因。请说明。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该市是如何实现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稳步增长的。
(3)结合材料二、三,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该市政府在建设“美丽家乡”中应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材料一 我国近5年城镇化率的变化情况
年份 比例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城镇化率(%) |
45.68 |
46.59 |
49.7 |
51.27 |
52.57 |
注:目前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在百分之八十左右,未来中国三十年内中国的城镇化率目标是达到百分之七十左右。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推动城镇化发展,必须要突破制约存在于城乡的二元管理体制;城镇化包括统筹新农村建设,会涌现出一批农村新型实用科技人才;城镇化需要建设基础设施;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国家投入的资金是八万亿以上,这些资金用于建房子,建工厂,建港口,建机场,建高速公路,建地铁,城市道路改造,建城际铁路,新农村建设等等;城镇化过程中,这些转移的人口需要住房、汽车、耐用消费品;城镇化还会刺激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调整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关系。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与问题?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推动城镇化建设对我国扩大内需及经济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