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每到这一天,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这说明(  )
①传统文化是对传统文艺的继承
②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民族色彩
③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④传统习俗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雄伟的长城、高耸的埃菲尔铁塔、神秘的金字塔,令无数中外游客着迷,得到了中外游客的由衷赞叹。不同地区的景观却能引发游客的共鸣,说明

A.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B.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人文情怀
C.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2013年6月23日报道,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6月21日通过审议,将中国新疆天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6月22日通过审议,将中国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地数量增至45处,超过西班牙成为拥有世界遗产地数量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拥有48处世界遗产的意大利。关于文化遗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
③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保护文化的多元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也逐渐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比如韩国、越南也同中国一样在同一天过春节,但三个国家的春节习俗各不相同。中国是贴对联、放爆竹、包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喝米糕汤;越南是祭祖祭神、吃粽子、炙肉。由此可见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春节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节日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与善人之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下列观点所蕴含的文化道理与之相一致的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④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我们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比较看重“实在”、“直来直去”、“实事求是”、“大恩不言谢”、“刀子嘴豆腐心”的价值。在西方,即使是朋友间也信奉“不批评、不抱怨”的价值。西方人对你的赞美之辞,你不必沾沾自喜,那很可能是他对你礼节性尊重的表示。这说明

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的交往方式的差异
B.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C.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思维方式的差异
D.文化差异影响实践活动的差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