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乐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乌鸦
乌鸦住在一棵大树上,它的邻居狐狸就住在树下洞里。乌鸦被狐狸骗去了一块肉以后,觉得十分丢脸,他牢牢地记住这件事,告诫自己以后决不能再听奉承话了。
不久,乌鸦又找到了另一块肉。狐狸又想骗到口。狐狸说□□乌鸦大姐,你的羽毛真漂亮□远远超过小麻雀□□乌鸦心想□哼□你又想来骗我了□这次我决不上你的当□就不理狐狸□狐狸又说:“乌鸦大姐,你的嗓子太好了,唱起歌来叫人听得入迷呢!” 乌鸦还是不理睬。她当时就是因为听了狐狸的奉承话,忍不住张口唱歌,肉片掉下来给狐狸叼走的。
狐狸见老办法不行了,眼珠一转,破口大骂起来:“臭乌鸦,丑乌鸦,你昨天造小白兔的谣,今天早上又杀了小松鼠,你真是个十足的大坏蛋……”
乌鸦觉得冤枉,实在忍不住气了,她张口反击:“你胡说八道——”嘴才张开,肉就掉下来了,狐狸往上一跳,接住肉片溜回洞里去享受了。乌鸦又一次上了当。
(1)给第二自然段的“□”里加上标点符号。
(2)把文章的题目补充完整。
(3)把“乌鸦被狐狸骗去了一块肉”这句话改成带“把”的句子。
(4)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阅读理解。
晋祠
从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里,有一座悬瓮山。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100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桥榭。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
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都会心旷神怡。
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里信步,但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渠。桥()有河,亭()有井,路()有溪。石()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些水都来自“难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著名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个字。这么多的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水的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水的流势都不大,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成缕缕的丝,□在河底,□在岸边,□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成一条条大飘带,□亭□榭,冉冉不绝。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当你沿着水去观赏楼阁时,也许会这样问:“这几间建筑怕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根据原文填空。
(1)晋祠的总体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晋祠的水,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方面给人以美感。用横线画出描写晋祠水清的句子。
选择方位名词填在文中的括号内。(中 间 下 边)
选择填在方框内的一组恰当的动词。()
A.铺、合、拉、织、穿、绕、挂
B.拉、铺、挂、合、织、穿、绕
课外阅读。
盘古开天辟地
很多很多年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的景象只是混沌的一团。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这个其大无比的巨人,就孕育在这混沌之中。
他在混沌中孕育着,成长着,呼呼地睡着觉,一直经过了十万八千年。
有一天,他忽然醒过来。睁开眼睛一看,啊呀,什么也看不见,看见的只是模糊的一片,闷得怪心慌。
他觉得这种状况非常可恼,心里一生气,不知道从 哪里抓来一把大板斧,朝着眼前的泥沌用力这么一挥,只听得一声霹雳巨响,大混沌忽然破裂开来。其中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天,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地。当初是混沌不分的天地,就这样给盘古板斧一挥,划分开了。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要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的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这样又过了十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子也长得极长了。
盘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长呢?有人说是有九万里长。这巍峨的巨人,一根长柱子似的,直挺挺地撑在天和地的当中,不让它们有重归于混沌的机会。
他孤独地站在那里,做这种非常吃力的工作,又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代。到后来,天和地的构造似乎已经逐渐成形了,他不必再担心它们会合拢了,他实在也需要休息休息,终于倒下了。
就在这时候,他周身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口里呼出的气变成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轰隆的雷霆,他的一只眼睛变成太阳,另一只眼睛变成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江河,他的筋脉变成道路,他的肌肉变成田土,他的头发变成天上的星星,他浑身的汗毛变成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也都变成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温润的宝玉,就是那最没有用处的身上出的汗,也变成清露和甘霖。
总之一句话:人类的老祖宗盘古,他用了他整个的身体使这新诞生的宇宙丰富而美丽。阅读文章后填空,并根据所填内容写一个阅读提要。
(1)第1段至第5段总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6~9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0段详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11段详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提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对盘古的描写有哪些想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写出表示顺序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结尾围绕一个“变”字展开,表现了盘古的神力。请展开想象描述,再补充几句“变”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登山观日出
嘹亮的军号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我一骨碌爬起来,看看天空,满是星斗。为什么这么早就起床呢?哦,想起来了,今天夏令营的活动是登山观日出。
我们很快就整队出发了。在辅导员的带领下,我们( )上附近的一座高山。天边()起了鱼肚白,还有几颗星星在闪烁,辅导员指着一颗最亮的星星说,那就是启明星,它所在的方向就是东。渐渐地,鱼肚白变成了蛋青色,启明星闪着的那块天空红了起来。
天空越来越亮,东方越来越红。星星( )着,悄悄地()走了。几片发红的云彩,也不知被谁( )上了一道金边,()到一边去了。似乎舞台上的序曲已经结束,精彩的节目就要开始,我们()住呼吸,等待着,等待着……
“出来啦!出来啦!”
“快看,一个亮点!”
“啊,变成了月亮!”
“你看它一跳一跳,一晃一晃,像在水中浮动。”
半圆 扁圆 整圆,太阳在我们的欢呼声中,钻出了地平线,钻出了云层。大地突然变小,多大的太阳啊!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太阳。
“你看它多红,像个大火球。”
“不,它透明,应该说像又大又红的玻璃球”
“你们说得都不对,我说它像个特别大的鸭蛋黄。”
“哈哈哈……”
欢笑声中,再看看我们的大地:山岗像起伏的波浪,田野像碧绿的地毯,那镶嵌在地毯中的一条条银丝带是河流,一面面明镜是水库。红黄色的厂房从茂密的绿林中探出头来,烟囱伸出了强壮的臂膀。阳光照下来,给这一切镀了一层金。工厂的汽笛响了,公路上出现了奔驰的车辆;田野里,农民伯伯开始劳动了……啊!这 就是我们的祖国,她是这样年轻,这样美丽,这样生气勃勃。从下面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第二、第三自然段的括号里。
镶 溜 眨 飘 屏 泛 登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结束() 稀疏()瘦弱()指出下面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在括号里。
(1)山岗像起伏的波浪,田野像碧绿的地毯,那镶嵌在地毯中的一条条银丝带是河流,
一面面明镜是水库。()
(2)红黄色的厂房从茂密的绿林中探出头来,烟囱伸出了强壮的臂膀。()
(3)她是这样年轻,她是这样美丽,她是这样生气勃勃。()
课内阅读。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全园布局可分为行宫区和风景游览区两大部分,占地约290公顷。进东宫门前行,便是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宫区。
①游览区是颐和园景观的精华,分为万寿山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三个部分。②万寿山以佛香阁为中心,组成了巨大的柱体建筑群,华丽宏伟、气势极为磅礴。③平铺在万寿山南麓的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④荡舟于昆明湖上,看万寿山,有如欣赏一幅从东向西展开的巨幅画卷。⑤后山湖碧水莺回,古松参天,幽静异常。⑥岸边小店栉比,幡幌飘摇,一派江南水乡景色。
从行宫区的东寿堂往西过邀月门,是一条728米的长廊,这是中国园林建筑中最长的游廊。颐和园的长廊以建筑精美、曲折多变和彩画丰富闻名于世。它沿昆明湖北岸向西伸展,随万寿山南麓的地势高低起伏。由于处理巧妙;利用左右的借景而转移了人们的视线,所以游长廊时并不感觉到地势不平,走向曲折。长廊犹如一条锦带将远山近水和园内各种建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长廊的全部梁枋上,绘有大小彩画14000多幅,构成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洋溢着浓重的民族文化气息。这些彩画均取材于中国历史故事、古典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内容无一雷同。
出长廊,进排云门,面前就是紧依万寿山的排云殿。沿殿两边斜线上行,穿德辉殿,登114级台阶,就到了万寿山的佛香阁。佛香阁是颐和园的标志,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杰出的代表。佛香阁高21米,建筑在20米高的石砌台基上,以8根大铁梨木为擎天柱,顶为八角攒尖式,阁内二至三层有旋转式楼梯,其下石级为朝天磴。佛香阁四周叠山堆石,回环曲折。环阁远望,西郊景物尽收眼底。
万寿山以南,是烟波浩渺,气象万千的昆明湖,西部是仿杭州苏堤而建的西堤,将湖面分为东西两半,西堤有六座桥梁,以玉带桥最为有名,远远望去,如玉带轻飘。与西堤相接的东堤是一道石造长堤,中段有仿卢沟桥而建的十七孔桥,桥石栏杆顶上雕有544只形态各异的石狮。
颐和园既有湖光山色,又有庭园美景,它巧妙地把人工建设与自然风光和谐地融汇在一起,从而成为中国园林艺术的典范。
对外开放以来,这座历史上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达数百万人,已经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参观热点之一。1998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解释下列字词。
(1)荟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典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颐和园全园布局可分为行宫区和风景游览区两大部分,这篇文章着重介绍了哪一部分?
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风景游览区的?依次介绍了哪些景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五节介绍佛香阁时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说明颐和园是如何巧妙地把人工建设与自然风光和谐地融汇在一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一节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大地回春了,河流揉揉它那沉睡的眼睛,叮叮咚咚欢乐地流着,树木、野草又获得了新的生命,开始吐出了它那嫩绿的幼芽,散发出芬芳扑鼻的清香。燕子怀着愉快的心情从南方回来了,自由自在地在碧蓝的天空中飞翔。这时,春雨也伴随着春风来到了人间。这是第一场春雨。我打开窗子,向远处望。雨丝细细的,像花针一样。又好像无数断了线的珍珠从天而降,断断续续地直插到地里,将祖国的山河绣的更加美丽。远处的房屋、树木在茫茫的雨帘中,似轻烟笼罩;近处的青枝、绿叶,青翠欲滴;小草贪婪的吸着“贵如油”的春雨。你看吧,杏花开得一片片白,桃花开得像一片片绯红的云;小树苗的枝头上吐出一串串绿珠子般的小芽,小芽上顶着一颗颗透明的雨珠,亮晶晶的……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春雨图啊!照样子,写词语。
亮晶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断断续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画出一句打比方的句子,它是把()比作了()。
用“~~”画出文把河流当作人来写的句子。 你也写一个拟人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