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间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图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据图分析:
(1)激素甲的生理作用是 。激素乙的生理作用是 。
(2)据图分析可推知:高浓度的生长素对侧芽萌动起的作用是 ,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起的作用是 。
(3)为研究根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这样的实验: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做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较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有 和 。
②为使实验严谨,还需要另设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是 。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可能是: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诱导产生 ,从而 。
(每空2分,共10分)有两个纯种小麦,一个是高秆抗锈病(DDTT),另一个是矮秆易染锈病(ddtt),现有实验三组:
第一组:DDTT × ddtt → F1 (自交) → F2
第二组:DDTT × ddtt → F1,将F1的花药离体培养成幼苗,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
第三组:DDTT进行X射线、紫外线综合处理
实验结果发现:三组实验中都出现了矮杆抗锈病品种
(1)第一组F2出现矮秆抗锈病的几率是,矮秆抗锈病中能稳定遗传的几率是。
(2)第二组使用的方法,在遗传育种上称为,利用这种方法培育新品种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3)第三组方法出现矮杆抗锈病后代是偶然的,个别的,它是DDTT通过来实现的。
(每空2分,共12分)将基因型为AA和aa的两植株杂交,得到F1,将F1植株再进一步做如下图解所示的处理,请分析回答:
(1) 如果秋水仙素处理成功,乙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 倍体。
(2) 用乙植株的花粉直接培育出的后代属于________倍体,其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_。
(3) 丙植株的体细胞中有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 。
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可分别从胡萝卜或产胡萝卜素的微生物菌体中提取获得,流程如下:
(1)筛选产胡萝卜素的酵母菌菌R时,可选用或平板划线法接种。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需先灼烧接种环,其目的是。
培养酵母菌R时,培养基中的蔗糖和硝酸盐可分别为酵母菌R的生长提供 和。
(3)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干燥过程应控制好温度和以防止胡萝卜素分解;萃取过程中宜采用方式加热以防止温度过高;萃取液浓缩前需进行过滤,其目的是。
(4)纸层析法可用于鉴定所提取胡萝卜素,鉴定过程中需用胡萝卜素标准品作为 。
(5)、脱分化产生的继续进行培养,又可以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这个过程叫做
回答下列有关葡萄酒的酿制过程的问题:
(1)葡萄酒的酿制原理是先通气进行,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然后再
获得葡萄酒。
(2)酒精发酵时,____℃左右是酵母菌最适温度;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范围是___℃。
(3)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生成,可以用______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其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由橙色变成_______。
(4)如果用葡萄酒来制葡萄醋,请写出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酿酒过程中,经检测活菌数量适宜但却不产生酒精,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2012年烟台诊断)如下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
成分 |
含量 |
NaNO3 |
3 g |
K2HPO4 |
1 g |
KCl |
0.5 g |
MgSO4·7H2O |
0.5 g |
FeSO4 |
0.01 g |
(CH2O) |
30 g |
H2O |
1 000 mL |
青霉素 |
0.1万单位 |
(1)依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________。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调整pH和________,倒平板时,一般需冷却至________左右,在________附近操作。
(3)若用该培养液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应除去的物质是________,应加入的碳源是________,
(4)与微生物培养基相比,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常需添加生长素和________________,这些植物激素一般需要事先单独配制成___________保存备用。
(5)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