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往小球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后,分别给予小球藻不同时间的光照,结果如下表。
| 实验组别 |
光照时间(s) |
放射性物质分布 |
| 1 |
2 |
大量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 |
| 2 |
20 |
12种磷酸化糖类 |
| 3 |
60 |
除上述12种磷酸化糖类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 |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利用小球藻研究的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B.每组照光后需将小球藻进行处理使酶失活,才能测定放射性物质分布
C.CO2进入叶绿体后,最初形成的主要物质是12种磷酸化糖类
D.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还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等
下图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B细胞内制造“工程菌”的示意图。已知
细菌B细胞内不含质粒A,也不含质粒A上的基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细菌涂布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
B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只是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细菌
C.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就是只导入了质粒A的细菌
D.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是受体细胞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PCR技术扩增DNA,需要的条件是( )
①目的基因②引物③四种脱氧核苷酸 ④DNA聚合酶等⑤mRNA⑥核糖体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③⑥。 |
人体糖蛋白合成时,需要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较好表达的受体细胞是()
| A.大肠杆菌 | B.酵母菌 | C.T4噬菌体 | D.质粒DNA |
利用细菌大量生产人的胰岛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 A.用适当的酶对运载体与人的胰岛素基因进行切割与黏合 |
| B.用适当的化学物质处理受体细菌表面,将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菌 |
| C.通常通过检测目的基因产物来检测重组DNA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菌 |
| D.重组DNA必须能在受体细菌内进行复制与转录,并合成人的胰岛素 |
下列关于DNA连接酶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将单个核苷酸加到某DNA片段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
| B.将断开的两个DNA片段的骨架连接起来,重新形成磷酸二酯键 |
C.连接两条 DNA链上碱基之间的氢键 |
| D.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连接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