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为了探究沉淀的溶解平衡原理并测定某温度下PbI2的溶度积常数,设计了如下实验:I、取100mL蒸馏水,加入过量的PbI2固体(黄色),搅拌、静置,过滤到洁净的烧杯中,得到滤液a ;II、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几滴0.1mol/L的KI溶液,观察现象 ; III、另准确量取10.00 mL滤液,与离子交换树脂(RH)发生反应:2RH+Pb2+=R2Pb+2H+,交换完成后,流出液用中和滴定法测得n (H+)=3.000×10—5mol。分析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I中搅拌的目的是使碘化铅充分溶解
B.步骤II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黄色沉淀
C.此实验温度下,PbI2的溶度积常数Ksp=1.350×10-8
D.若步骤I 盛装滤液的烧杯中有少量的水,Ksp的测定结果不受影响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沉淀溶解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正丁烷的二氯代产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B.(CH3)2C=CHCH2CH3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面
C.聚乙烯能使溴水褪色
D.甲醇、乙二醇(HOCH2CH2OH)互为同系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8gNa2O2中所含阴离子的数目约为0.2×6.02×1023
B.惰性电极电解食盐水,若电路中通过NA个电子,则阳极产生气体22.4 L
C.电解精炼铜时,当阳极溶解6.4g 克,则转移的电子数约为2×6.02×1022
D.1mol丁烷中含共用电子对的数目是13×6.02×1023

下列有关物质变化和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熔融态的Al2O312C转化为14C都属于化学变化
B.Cu2(OH)2CO3、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都不是混合物
C.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两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D.SiO2、NO2、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1/2N2(g)+CO2(g)ΔH=-373.2 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C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C.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D.降低温度同时减小压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