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为了探究沉淀的溶解平衡原理并测定某温度下PbI2的溶度积常数,设计了如下实验:I、取100mL蒸馏水,加入过量的PbI2固体(黄色),搅拌、静置,过滤到洁净的烧杯中,得到滤液a ;II、取少量滤液a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几滴0.1mol/L的KI溶液,观察现象 ; III、另准确量取10.00 mL滤液,与离子交换树脂(RH)发生反应:2RH+Pb2+=R2Pb+2H+,交换完成后,流出液用中和滴定法测得n (H+)=3.000×10—5mol。分析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I中搅拌的目的是使碘化铅充分溶解
B.步骤II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黄色沉淀
C.此实验温度下,PbI2的溶度积常数Ksp=1.350×10-8
D.若步骤I 盛装滤液的烧杯中有少量的水,Ksp的测定结果不受影响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沉淀溶解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相关化学概念和原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某反应的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若将反应Fe + 2Fe2+ = 3Fe3+设计成原电池,则正极材料一定为铁
C.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D.若甲、乙两种有机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不同的结构,则甲和乙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重庆市天原化工厂2006年4月16日发生特大氯气泄漏和三氯化氮爆炸事故,造成多人死亡和失踪。已知三氯化氮分子结构与氨相似,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消除储气罐上空泄漏出的高浓度氯气,可喷洒碱液
B.发生氯气泄漏时,附近人员可用浸有碳酸钠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孔进行自我保护
C.氯气能腐蚀金属及非金属材料,这种腐蚀主要属于电化学腐蚀
D.三氯化氮分子是极性分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B.在任何条件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L
C.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D.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B.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C.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能发生电泳的性质
D.液氨、液氯、液态氯化氢都是非电解质

通过一个阶段的复习,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被氧化的同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在原电池装置中,一定要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金属电极
C.在化合物中,不是电解质就是非电解质
D.对于可逆反应,温度升高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一定增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