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学上,人口红利是指随着劳动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上升,所带来的经济成长效应。据测算,2010年至2020年我国劳动人口将减少2900多万人,由此产生的结果可能有( )
①我国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上升
②中国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
③劳动者不再需要竞争就业
④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 字率从去年的2. 1%提髙到2. 3%。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12万亿元,增加1700亿元;地方财政赤字5000亿元,增加1000亿元。我国政府增加财政赤字
A.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
B.减轻企业负担,改善经济结构 |
C.优化预算结构,完善社会保障 |
D.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 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要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释放消费潜力。下列的具体措施与释放消费潜力的政策相对应的是
①改革收人分配制度---提高中低收入者的购买力——扩消费
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降低存贷款利率一一扩消费
③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适度新建养老院——稳投资
④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人民币汇率降低——促出口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5年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 35个百分点;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个百分点。此次央行降息将会
①增强居民储蓄愿望②释放通货膨胀压力
③降低企业融资成本④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2014年我国开始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障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高考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①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图是齐白石的一幅中国画,画面两只鸡雏为了一只蚯蚓的“今日相争”,看似平淡无奇,但画之题却为“他日相呼”,让观者在错愕之际,恍然有所悟。该画意象蕴涵的哲学道理有
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
③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是斗争性存在的前提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