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可行或叙述正确的是
①不能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丝织品和棉织物
②蔗糖加稀硫酸的水解液,再加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③乙酸乙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均可制肥皂
④用浓硫酸与蛋白质的颜色反应鉴别部分蛋白质
⑤金属的冶炼都是置换反应
⑥漂白粉、玻璃、脂肪是混合物,水银、明矾、蔗糖是纯净物
⑦盐酸、BaSO4是强电解质,氨水是弱电解质,苯、四氯化碳是非电解质
⑧符合n(C) :n(H)=n:(2n+2)的物质一定是烷烃
⑨煤中含苯及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⑩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共价键只存在于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中
A.⑤⑥⑧⑨⑩ B.①⑥ C.①⑤⑥⑨⑩ D.②③⑦⑨
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产生铜绿,其反应为:2Cu+O2+CO2+H2O=Cu2(OH)2CO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
B.该反应中氧气是氧化剂,单质铜是还原剂 |
C.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Cu得电子,O2失电子 |
D.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只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
下列液体中,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①鸡蛋清溶液 ②水③淀粉溶液 ④硫酸钠溶液 ⑤沸水中滴入饱和FeCl3溶液形成的混合物
A.②④ | B.③④ | C.②④⑤ | D.④ |
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
A.反应进行到6 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
B.反应进行到1 s时,v (A)=v (C)
C.反应进行到6 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s)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 C6A+2D
已知: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1
H2(g)+O2(g)=H2O(l)ΔH=-285.8 kJ·mol-1
由此可知,在等温下蒸发36 g液态水需吸收的热量()
A.483.6 kJ | B.88 kJ | C.285.8 kJ | D.44 kJ |
图中,两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a极:Cu2++2e—=Cu,b极:Fe—2e一=Fe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可能是电解池 |
B.a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
C.a、b不可能是同种电极材料 |
D.该装置工作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b极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