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 S和32 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
B.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为了裂解细菌,释放出噬菌体 |
C.实验中细菌裂解释放出的噬菌体不能检测出35 S标记的蛋白质 |
D.实验结果表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H7N9新亚型流感病毒也可引起禽流感,该病毒侵入人体后
A.吞噬细胞将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 |
B.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 |
C.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与该病毒结合 |
D.痊愈者体内将长期保留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 |
如图所示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兴奋在a、b两个神经元间传递是通过局部电流完成的 |
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一定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 |
C.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需要消耗ATP供能 |
D.当兴奋沿b神经元传导时,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反 |
下列有关健康成年人脑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A.渗透压感受器和温度感受器位于下丘脑 |
B.婴儿容易尿床是因为大脑皮层还没有发育完全 |
C.大脑皮层言语区的W区受损患者不能说话 |
D.调节躯体运动的中枢位于脑干 |
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右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骨骼肌细胞就是感受器 |
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 |
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
D.牵拉骨骼肌时,c处组织液中具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
下图为脉胞霉体内精氨酸的合成途径示意图,从图中不能得出
A.精氨酸的合成是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 |
B.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
C.若基因②不表达,则基因③和④也不表达 |
D.若产生鸟氨酸依赖突变型脉胞霉(即不能合成鸟氨酸),则可能是基因①发生突变 |